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它的办公厅被称为“政事堂”,下设孔目房、吏房、户房、兵礼房、刑房等五房,掌管决策权与行政权,一些重要官员的任免,都是由中书门下提出,经皇帝批准。
枢密院掌管全国的军务,与中书门下并称“二府”。至于唐朝风光一时的节度使,已经不再掌握实际兵权,仅成为荣誉头衔,是武官的官阶之一。
三司负责全国的民生和财政,通管盐铁、度支、户部。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这些总称为“执政官”,宰相与执政官合称“宰执”,这些机构里的人员才是真正掌握实权的。
这三个机关通过监司、州、县三级统管全国的政事,构建了职事官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凡属于职事官系统的官使都是差遣。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呢?就是官衔与官职不相称,可能在一个很重要位置的执政官,他的官衔却不高;也有可能一些被贬谪的官员,他的官衔比在朝的人员还要高。更有趣的现象是明明顶着财政局局长的头衔,*却是教育局局长的工作。所以,听到别人的官衔之后,不要以为这就代表了他的实际工作,因为他的官衔和职务有可能是完全脱节的,宰相大人也有可能去当州官。当然,为了使差遣与官职相区别,朝廷想了一些办法,对差遣用了一些专有的词,如知、判、主、掌、监等,以此作区别,以免混淆。
除了官和差遣,宋朝还有一种叫作“职”的官称,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学术头衔,类似于大学教授、讲师之类的,常常和“差遣”以及“官”搭配使用。其实,“职”与“官”都是虚衔,并没有实际的职能,那么,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再设立“职”呢?估计是宋朝的皇帝觉得官称用得泛滥了,满朝不是使相就是中书令,加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所以变出个新花样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且还跟学术沾边,说起来也有面子。大家都知道,宋朝重文抑武,社会上也普遍认为文职官员比武职官员更体面,与“官”相比,“职”是另一种特殊身份的象征,完全是以学者的身份为官,自然身价不可同日而语,政治待遇也异常优越。
据说每年皇帝在御苑举行赏花宴会,参与者都必须是有馆职的官员。能和皇帝近距离接触,这份殊荣可不是人人都有的,所以宋朝的官员对馆职十分重视,如果你能混上个馆职,人家都会对你另眼相看。说了半天你可能还不知道馆职是怎么一回事吧,宋代的馆职指的是馆阁之职,馆阁主要包括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称为“三馆一阁”,是国家的重要藏书之所以及学术研究的地方,集图书馆和研究所于一身,馆阁任职的都被称为学士,具体的设置如下。
昭文馆:大学士,学士,直学士,直馆。
史馆:监修国史,修撰,直馆,检讨,编修,校勘
集贤院:大学士,学士,直学士,直院。
秘阁:修撰,直阁,校理。
后来又增加了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敷文阁、显谟阁、徽猷阁、焕章阁、华文阁、宝谟阁、宝章阁、显文阁等,这些馆阁的职务一律规定为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四个等级,大家最熟悉的包拯包青天就被封为龙图阁直学士。
究竟宋政府对于馆职是怎么授予的呢?当然,这些头衔想要得到也很不容易,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类人是进士高科,就是说进士和制科的第一名,担任过一任的地方官,有人推荐并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馆职。
第二类人有大臣举荐,不过也需要通过考试才能入馆。
第三类人是根据资历授予,既不用有人推荐,也不用参加考试,全凭皇帝一人的一句话就成。
除了以上三种途径之外,再没有其他办法了。至于三馆中的大学士和监修国史,绝对代表了最高殊荣,可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得到的,只属于现任宰相的特定职衔。
以上这些还只不过是北宋前期的官制,神宗元丰年间,神宗皇帝对宋朝的官制进行了一场较大的改革,颁布了的官制,“官”与“差遣”基本完成了统一,馆职没有变动,文臣另设“寄禄官”取代北宋前期的“官”,来决定文臣的官品与俸禄,一共分为二十五阶。“差遣”正式成为“职事官”,一至九品分正从,共为十八阶,废除了原先的九品三十阶,比如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原本是名义官,到这个时候才真正代表了宰相的职务,三省重新成为皇帝之下的最高决策与行政机关。废除了文武散官阶,同时,也对官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四品以上官员服紫,五品、六品的官员服绯,七品至九品的官员服绿。“寄禄官”与“职事官”的双轨制将职务与棒禄正式分开,也就是说即便你在职场上没有得到很高的位置,也不用灰心,因为你领的薪水并不一定比你的上司少,只要好好干,生活照样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