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游山寺翻译,记游白水岩翻译简短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7 11:57:31

一年一度游山寺翻译,记游白水岩翻译简短(1)

原文

王荆公介甫①,退居金陵②。一日,幅巾③杖屦④,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⑤文史,词辩纷然⑥。公坐其下,人莫之顾。良久,有一人徐⑦问公,曰:“亦知书否?”公颔⑧之而已⑨,复⑩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注释
  1. 王荆公介甫:即王安石,字介甫,封荆国公。
  2.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3. 幅巾:头上用一块绢巾遮裹。
  4. 屦(jù):用麻、葛等做成的鞋。
  5. 盛谈:高谈阔论。
  6. 词辩纷然:议论纷纷的样子。
  7. 徐:慢慢地,此指随意。
  8. 颔:点头。
  9. 而已:罢了。
  10. 复:再,又。
译文

王安石字介甫,被罢免宰相后居住在金陵。一天,他头上裹着一块绢,穿着麻鞋拄着手杖,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游客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学历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过了一会儿,有一个游客漫不经心地问王安石,说:“你也读过书吗?”王安石只是点了点头,那个人又追问王安石的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名叫安石。”那几个人十分惶恐,惭愧地低着头离开了。

人物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一年一度游山寺翻译,记游白水岩翻译简短(2)

庆历二年(1042)进士。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熙宁九年(1076)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

一年一度游山寺翻译,记游白水岩翻译简短(3)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诗世称“王荆公体”,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出处

北宋·刘斧《青琐高议》

启发与借鉴

一年一度游山寺翻译,记游白水岩翻译简短(4)

王安石虽然学富五车,但是他依然保持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态度,不失大家风范,实在让人敬佩。

大海广大而处于低位,所以才能海纳百川,成其大;人谦卑而恭敬待人,所以才能取长补短,成其强。很多事实也证明,只有做到谦虚谨慎,才能听进别人的不同意见和建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使事业走向成功。反之,则容易犯错误,受到挫折。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