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是管什么的,金线莲是干什么用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7 13:12:17

金线莲是管什么的,金线莲是干什么用的(1)

在控温26度的植物工厂, 罗树海在观察和记录金线莲生长情况。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3月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 通讯员 游雪慧 文/图)“我等了6年,终于盼来了曙光,金线莲在大陆的前景一定越来越红火。”近日,南靖台商、葛园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树海通过查询国家卫健委官网,发现金线莲已被列入新食品原料“终止审查”目录。得知这一利好消息,罗树海开心不已。

“到大陆去,‘嫁接’台湾种植技术”

在台湾,对金线莲进行组织培养和商业行销已有20多年历史,金线莲还被台湾卫生主管部门认证为保护肝脏的健康食品,并被开发成饼干、饮料、炖包、茶包等食品。“这意味着金线莲取得了食品加工的‘入场券’。”

扎根南靖之前,罗树海是台湾南投县埔里镇金线莲生产合作社理事会主席,涉足金线莲行业30余年。2012年,受省农业厅邀请,罗树海到南靖、武平等地考察金线莲产业,希望将台湾的先进技术“嫁接落地”。

“福建金线莲以林下种植、大棚种植为主,但由于环境不可控,茎腐病、软腐病、猝倒病等病害频发,金线莲产业发展遇到瓶颈。”当时通过一番考察,罗树海发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福建已成为大陆最重要的金线莲产销基地,金线莲组培育苗技术日趋成熟,但种植技术却踟蹰不前。

对此,南靖金线莲种植大户、葛园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家水也深有感触。如何破解这一瓶颈?罗树海给出的答案是,发展工厂化种植技术。

早在1999年,罗树海在台湾就开始尝试金线莲工厂化生产种植。10年后,这套技术体系逐步成熟,“寻找合适机遇,嫁接推广到大陆”随之成为罗树海的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第六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金线莲产业对接交流会在南靖县举行,罗树海与韩家水签订了金线莲生产技术改良项目合作意向书,双方利用各自优势,在管理、技术、人才、资金、市场和营销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工厂化种植属于高科技种植模式,希望通过光电系统的整合,把台湾最先进的植物工厂建起来,将金线莲从传统农业提升到智慧科技农业,帮助南靖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多年过去,罗树海的决心言犹在耳。

金线莲是管什么的,金线莲是干什么用的(2)

金线莲植物工厂一角。

植物工厂里,金线莲“全天候成长”

在密闭的空间里,没有阳光、雨露和土壤,金线莲种苗能否健康生长?

在罗树海的植物工厂里,答案是肯定的。

一个午后,记者跟随罗树海走进种植基地。在一个由网式大棚搭建而成的植物工厂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俯身看脚下,是成百上千个白色的生态种植袋,里面生长着一棵棵青翠欲滴的金线莲种苗;抬头看棚顶,是一块由特殊控温材料制作的黑色滤光网布,为金线莲遮风挡雨。再往里走,一根根滴灌管道将种植袋分隔成不同区域,上面挂着的测量仪器,记录着棚内的空气湿度、温度等环境指标,记录后可将数据上传至手机.

利用物联网技术,就能把金线莲管起来。“别小瞧这些小个头的种植袋,每一袋都是一个完整的微气象系统。金线莲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水分、养分等指标,都在种植袋里被精确地控制。”罗树海告诉记者,金线莲组培苗被转移到种植袋后,再统一放进植物工厂,以科技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履历管理,经过6到8个月的生长,便可以采收了。

密封装袋后,营养从哪里来?罗树海解释道:“关键在于培养土,土壤使用的是进口有机泥炭苔,但我们并未对其进行人为*菌处理,而是引入腐殖酸和光合成菌、枯草杆菌等菌群进行调节,为植株生长提供平衡的土壤菌群环境。”

罗树海的这套技术体系,前后耗时10年才实现技术转化。

“相比大棚栽培、林下栽培等传统种植方式,植物工厂不受自然环境制约,土地可无限期轮种,无须重复投入设施建设成本,而且科技化程度高,种苗能够全天候高效生长,产品安全无污染,单位面积产量可达传统方式的几倍。”罗树海表示。

新技术的引进,也带来了品质的大幅提升。经检测,植物工厂种植出的金线莲,总黄酮、多糖等有效成分是传统种植模式的1.5倍以上。此外,种苗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植株增重率可以达到3倍以上,大大高于传统种植模式。

“目前,市场上每公斤金线莲鲜品的价格超过400元,干品则能卖到4000元以上。去年,公司栽培的6万袋、1.5万斤的带花金线莲,3天之内全部卖光,今年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满足大陆市场的需求。”

金线莲是管什么的,金线莲是干什么用的(3)

金线莲生态种植袋每一袋都是一个完整的微气象系统。

推广种植,带动农户发展致富

公司发展走上正轨后,罗树海也不忘回馈乡村,这几年他陆续和当地村委、农户协商,希望以“公司 基地 农户”和劳力加盟的模式,带动更多村民一起种植金线莲。

兰农陈开盛一年前进入葛园,平时他就到基地务工,成了“上班一族”,每个月有三四千块的收入,同时还能跟着罗树海学习套袋金线莲种植技术。在后者的建议下,原有几亩兰花的陈开盛,尝试在兰花下套种金线莲,只需根据金线莲的生长状态改变兰花的种植密度,其它成本几乎忽略不计。

“兰花起码要两三年才能产生收益,而套袋金线莲只需一年左右。兰花套种金线莲不仅能充分、重复利用花床下的闲置土地,而且‘短平快’的收益方式也补齐了种植兰花的短板。”去年,陈开盛套种了600多袋金线莲,不仅兰花收成很好,还额外获得了金线莲的收益,今年他打算继续扩种。

截至目前,在罗树海的带动示范下,以签订种植与收购合同、技术指导等合作方式,当地采用套袋金线莲种植技术的农户逾20户,种植面积近百亩,自行尝试套袋种植者更多达数百人。

企业获益后,又反过来反哺农户。如今,该基地除了季节性用人优先聘用附近农户外,还有100多名农民成为了基地工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平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这样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罗树海的植物工厂,还带动了农村电商的发展。从事金线莲电商的柯清泉,在网上开通了“忆闽南”金线莲淘宝店,2017年,他到罗树海的基地参观后,当场采购了一批套袋金线莲种苗,在自家温室大棚试种。当年采收后,干品、鲜品上架到淘宝店销售,很快成为“网红产品”,销量供不应求,其中一款20g装金线莲礼盒更是销量过万。

在台湾,金线莲产品不仅有鲜品、干品两种模式,还形成了饮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多元的产品体系,这让罗树海有了更多的思考,他希望接下来在大面积种植和深加工方面有所突破。

“无论是大陆‘31条’惠及台胞措施,还是福建‘66条’实施意见,都让我在贷款、农机补贴等方面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下一步,我将紧跟大陆乡村振兴战略的步子,寻找大陆合伙人一起成立合作社,把金线莲种植技术进一步推广开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