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之孝,不仅要对活人孝顺,亦要孝敬死者。所谓“守孝”,其核心就是活人对先人的尊敬与追思。为了让守孝这一仪式变得更庄重,在守孝时还要穿戴孝服。提到孝服,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就是以白色为主的粗布衣。白色,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朴素、纯净,容易让人联想到白雪、云朵等干净的事物。西方人眼中的白色就是纯洁无瑕的表现,例如:西方婚礼中的婚纱大多为白色。
在我国,很多文人士子喜欢穿着白色,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凸显自己的清高。先秦以前,地位比较高的人都会在正式场合穿着白色的衣服,如《管子》有云:“九和时节,君服白色”。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为何我国传统的孝服也是白色呢?时至今日,在葬礼中我们仍能见到死者的亲人穿着白衣,借此来表示对死者的敬意和悼念。并且,在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里,丧服的颜色并非白色,而是与其相对的黑色。
从这里就能看出,颜色给人的观感是不一样的,至少,在西方国家,白色还有喜悦和欢乐的意味。那么,由此而引申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眼中的白色更加庄严呢?
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传统孝服颜色这个角度切入。
不论是素衣、素裳、素服、素冠,古代丧服的称呼中通常会出现一个“素”字。素,其实就是“白色”的意思。自我国丧葬文化兴起,丧服的颜色便鲜有变动。
在周礼中,服丧的人要穿着“五服”。具体该穿哪一种丧服,还要看服丧者与死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亲疏有别的原则,服丧者会穿着五种不同的丧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当然,这“五服”只是规格和样式不同,颜色是清一色的白色。如果在周朝的葬礼中,有人穿着了黑色的衣服,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轻则挨顿毒打被轰出葬礼现场,重则被盛怒的家属塞进坟冢里陪葬。
《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羔裘玄冠不以吊”,这句话里的羔裘说的是黑羊皮,特指黑色的衣服。这种规矩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前,在清朝时期,虽然,寡居的死者遗孀可以穿着黑衣服,但是,在葬礼时仍要穿着白丧服。
所以说,之所以白色在中国人眼中如此严肃庄重,笔者认为是传统、心理、文化三方面导致的。我们知道,每个民族对颜色的寓意和象征理解不同,毕竟,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心态迥异。中国人对颜色的独特理解,始于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政治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