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右卫大将军墓中出土了一件骆驼载乐俑。这匹骆驼昂首伫立,通体棕黄色,从头顶到颈部,由下颔到腹间以及两前肢上部都有下垂长毛,柔丽漂亮。驼背上架有平台并铺有毛毯。平台上左右各坐胡乐俑二人,而且是背对背而坐,正在吹打乐器,有一俑站在中央,翩翩起舞。这三个乐俑个个深目高鼻,络腮胡须,身穿绿色翻领长衣,白色毡靴,只有前面一人穿黄色通肩大衣。这件高大的驼载乐舞俑精美绝伦,令人赞叹!
唐三彩的产地西安、洛阳、扬州是陆上和海上丝绸古道的联接点。在古丝绸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可以想见,在沙漠中,人和骆驼艰难跋涉,相依为命,所以人和骆驼有一种亲密感。它那高大的形态和坚毅负重的神情,似乎还带着丝绸古道的万里风尘。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折叠编辑本段保养介绍
陶瓷类文物是以粘土、高岭土为原料,经过选料、淘洗、沉淀、捣揉后制胎、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制成器物或艺术品。粘土、高岭土、主要是天然硅酸盐原料。石质文物大都是天然石材雕凿和磨制的。按质地分,主要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矿物成分很复杂,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硅酸盐类,硅和氧的化合物(硅土SiO2)是大量矿石的基本部分,这些矿石包括燧石和石英以及玄武岩、曹灰长石、花岗岩、长石等。这类石质有很好耐酸性;另一类为碳酸和钙、镁的化合物(CaCO3、Mg2CO3),包括大理石、汉白玉、石灰石、白云石等。以上这两类材质的陶瓷、石器在地下潮湿环境中长期埋藏,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及其有机质杂质均可浸入到器物内部,随地下温湿度的变化渗入器物内部的盐类,会反复出现重结晶和溶解现象,使器物强度降低,极易破碎、酥粉。
出土的陶质文物中,陶器依质地可分为细泥陶和夹砂陶,以及彩陶、釉陶、唐(宋辽)三彩等。陶器种类很多,如陪葬明器或生活用具中的陶罐、陶盆、陶鼎、陶奁、陶仓、陶楼,陶灶、陶井;陶塑人物俑、动物俑;陶范、泥塑、墓志砖、买地券、封泥、紫砂器等,陶质文物还有砖瓦饰件,如砖雕饰、画像砖、瓦当、筒瓦、板瓦、铺地砖、空心砖、脊兽等。这类文物在制坯时多以就地取土,制坯不精细,内部孔隙多,埋藏地下很易被盐类侵蚀,所以出土时多为破损,断裂和酥粉。
出土后的陶器表面泥土下大多沾染污垢和覆盖凝结物,这些硬结物主要是碳酸钙或石膏、粘土,以及硫酸盐、硅酸盐等类物质。
刚发掘出土的陶器,往往是湿得透而又透的。像陶罐、鼎、瓶类的器物不要急于用水冲洗,稍晾的干一干,可先掏出腹内湿土,不然风干后硬结得很难取。取土时注意土内若有植物种籽或食物残迹,应取出妥善保存,或交给有关专家来考证研究。陶器表面清洗前还要简单判断一下胎质烧制的火候,是否坚硬或糠酥。用指甲掐,表面有印痕或掉粉,说明胎质差或酥粉,不宜用水洗、还可以将其支起来轻敲,听声音的清脆或沉闷断定胎质程度;如果陶器较干燥,用乙醇洁擦一小片,待乙醇挥发后,用舌尖舔,有吸附感说明质地好,无吸附感则烧的火候差。
遇到有的器物上书写朱砂字、彩绘图案,以及墓志,买地券上书有朱砂字、黑迹,洁除时要特别注意,切不可急于水洗表土。用竹签挑剔,如泥土疏松,可以一点点剔除去表土。如泥土粘度大,可先晾的干一千,砖内水分挥发一下,再剥除泥土。古人书写朱砂字用的是动植物类胶调合的,常年在潮湿土壤中埋藏,砖内吸潮湿水分,胶质老化字迹的附着力很差,剔除表土稍有不慎,字迹会脱落起甲。应该在情土时,边清边加固字迹。加固剂为丙酮和乙酸乙酯各50%,配入2%的硝基纤维素先滴后涂,反复滴渗几次,待字迹全部固定下来,将字迹照原格式全部誉抄下来,如果字迹辨认不清可以用棉球沾水擦在字迹处,瞬间字迹鲜艳清晰,笔道难辨的异体字,也应尽快照其笔道誉抄下来,这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对于字迹的加固,我曾试着用5%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溶液加固,效果不理想,字迹周围会反出一层白膜,改用4%的聚醋酸乙烯酯、丙酮溶液,处理过几块朱砂墓志,字迹很快固定下来。再用羊毛板笔沾水刷涂余泥,字迹毫无损伤。放置阴凉干燥后,表面可以涂一层有机硅防护材料。
陶器文物长久埋于地下,表面吸附的大量硬结锈斑,可以作为年代久远的象征。只要存放条件较好,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清除。陶器表面硬结的碳酸钙或石膏类物质的检查,可用5%的盐酸溶液在硬结物表面滴上几滴,如果发出“咝咝”的响声,就可以接着用该溶液继续浸渍,尼龙刷子刷洗,如果硬壳难溶将酸液加热至180℃~200℃浸刷,石膏硬壳会渐渐变成粉状物,很容易刷洗掉,在田野发掘时,会遇到砖室墓底铺一层白奎质积炭土层,胎质酥粉的陶器在这种环境中,孔隙内会填满碳酸钙与白垩土混杂物,这类器物切不可用酸类溶液洁除。会蚀毁陶胎。可用中性的5%六偏磷酸钠溶液去除。硫酸盐类物质需要浓硝酸滴在硬结物上,待硬结物软化后,用机械方法剔除。硅酸盐类的则用1%氢氟酸施在硬结物上除去。陶器中吸附的可溶盐类和用酸类处理过的器物要用蒸馏水浸渍反复冲洗。对带釉的陶器,可用盐酸清除,切不可用硝酸或醋酸,以免腐蚀釉料。其它附着的污垢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去除。
酥脆陶器用减压渗透加固法,渗透剂可用a、4%聚醋酸乙烯酯、丙酮溶液;b、2%的硝基纤维素、丙酮溶液;c、2%的可溶性尼龙、乙醇溶液;d、稀释的聚醋酸乙烯乳液。釉陶器釉面酥粉用5%可溶性尼龙、乙醇溶液或10%聚醋酸乙烯酯、丙酮溶液加固。
破碎的出土陶器,需经过碎片的拼对、粘结、补配、仿色作旧等过程,才能恢复器物的原貌。粘结材料主要有硝基纤维素、聚苯乙烯、丙酮溶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酮溶液、914环氧树脂快干胶、GJ301快干胶等。最方便快捷的还要属热熔胶,这种胶的型号与性能我们在后面胶粘剂和模具翻制部分中介绍。这种热溶胶呈棍状,用时在酒精灯上烤化,涂在陶片茬口上,迅速将陶片拼对,立即粘对。如果粘错位,将粘缝在火上一烤即化开,校对后离开火焰,又粘牢了。使用粘接剂的凝固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的,陶片接缝要紧紧的挤合拢,用一根有松紧性的绑带把压力维持到至少半小时之久。最好陶片置于砂箱内,便于与其他陶片以任何适当角度粘合不易错位。大型破碎陶器粘接则用小砂袋衬垫。接缝上挤出的多余胶干燥后用一把锋利刀刮除。
造型各异的东汉彩绘杂技俑,在清理一座大型东汉砖室墓时,临近墓底连下几天雨,将墓内淤土湿透,当清理出这组陶涌时,曾被盗扰过,头与肢体四散分家,出土时泥糊难辨。将其运回室内处理时先剔除泥土,棉球沾水轻轻擦洗,红外灯下烘烤脱水。这批杂耍俑粉彩基本脱落,残留的朱绘衣纹依稀可辨,凡衣纹清出当即进行加固。这组陶俑烧的火候不够,比较酥脆,洁除烘干后用5%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对俑胎渗固,这种材料会反白,正好与白色粉彩底色一致。面对数百截残头断肢,拼对工作很麻烦,只有拼对两截粘一段,放在一边,遇上再粘一截,多件同时校对,很难一下拼出一件完整俑人。为了粘接牢固,主琴胫部、四肢内芯均用竹签棍加固,对接固定孔用一只钟表起子,手拿着轻轻向里捻着钻至1cm深,胎质脆用力过大会造成再破碎。然后将对接孔内灌胶,裁2cm长竹签对插进孔内,断茬缝挤严,挤出的余胶干后刮除。稠漆汁调石膏、色料填补残缺,修复后作旧。残缺的手、脚、冠、饰等维持原状,不搞任何添加复原。
另外在修复印纹陶时,如将陶器残缺复原要求纹饰一致,可采用塑型复原法。首先将文物放在转盘上固定,绘出它的整体形象及内径、外径圆周等处及尺寸,然后用油泥参照图纸把缺少的部分全部补齐,表面要略高出实物2mm,以便下一步压印纹饰。经检验定型后,方可印纹。绳纹,根据陶器上面的绳纹粗细,用麻搓成一条相似的麻绳,绳长30cm,再选一根木棍,木根长15cm,直径1.5cm,在木棍的一头把绳固定住,按照陶器上面的绳纹间隔,把麻绳缠绕上去,呈螺旋形。为了印纹准确,将制好的印纹工具,用一块油泥片进行试印,如印出的绳纹租细,间隔不合要求,可进行调整,为使印纹不粘工具,印纹前先在泥型表面用排笔均匀地弹撒一些滑石粉,接着从残缺范围的边,顺着原有绳纹的方向自上而下的滚印。但要注意其终结总应搭到旧的绳纹上面,使新印上去的绳纹和原有陶器上面的绳纹连接起来,做到规则而不乱行。每印一次都要注意到旧绳纹的连接,使新旧绳纹尽可能地一致起来。采用其它自制工具,同样可以印出相应的纹饰。
折叠编辑本段收藏知识
陶器一直以来是中国最早的艺术品之一。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直是瓷器、书画和玉器三分天下,在字画、瓷器、玉器被资金不断炒作的时候,陶器夹缝求生存,其价值一直未被市场认可。对此,上海国 际陶瓷艺术博览会运营总监、展览总监王燕表示:“现在收藏热,藏家的收藏门类可谓五花八门,但对陶文化领域涉足者却很少。有藏家认为陶器保值增值功能差, 也有藏家认为陶器品位不高、收藏价值较低。其实陶器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与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不是陶器没有文物价值,而是我们的藏家群体缺乏文化历史 内涵。”
赝品充斥
判断一件陶器的艺术价值,需要考量很多方面。王燕说:“首先要看产地,比如几大重要窑口,此外是器型、图案花纹、釉色、胎质,以及作者是否名家,其工艺水准如何。而古陶还特别要关注文字款识、存市量多少等。古陶器历史悠久外形质朴,蕴含 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是传统的收藏门类之一,也是文物中数量最多的品种之一,比较典型的包括封泥、秦汉瓦当,北魏、汉、唐俑人及动物俑,彩陶和代表各 个时期的陶器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对于目前国内陶器的艺术内涵低,低端陶器产品充斥市场的现象,王燕认为是由于人们对陶器的艺术价值认知程度不够。“首先,制作者为牟取暴利,经常以次充好,以今充古。其次,陶器收藏群体尚未建立,藏家对陶器缺乏专业认知,当然市场还存在低端陶器产品的消费群体。”
在赝品云集的市场收藏一件有价值的陶器并不容易。“特别是高古陶器经历了几千年岁月,能保存下来已经是奇迹了。高古陶无论是稚拙自然的素面陶还是色彩斑 斓的彩绘釉陶都是古人艺术美的再现。"陶器藏高古,瓷器收老窑",古陶收藏要讲究年代,特别是能够代表某段时期、某个地域的经典陶器。古陶中的唐三彩、宋 三彩、辽三彩最具收藏价值。”王燕说。
夹缝求生
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直是瓷器、书画和玉器三分天下,在字 画、瓷器、玉器被资金不断炒作期间,陶器夹缝求生存,其市场价值一直稳中有升。王燕说:“在国内拍卖市场中,相比古陶,新陶更受国内买家的欢迎。因为新陶 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赝品少,价格也比较适中,更适合大众的审美需要。”
不可否认,古陶中的唐三彩、宋三彩、辽三彩也是市场的佼佼者,特别是其在国际市场的拍卖成绩非常骄人。“早在16年前,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一件唐三彩马拍出了近400万英镑的高价;2003年,一对唐三彩马被买家以 157.6万美元买走;2004年,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唐三彩文官俑以14.24万美元成交。古陶的国际拍价至少是国内市场的5至10倍。其实,时至今日想拥有一件完整的古陶非常困难,而其市场价值却没有体现出来。”王燕说。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古陶市场价值的滞后?王燕认为:“与国 际市场相比,国内古陶价格存在很大落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陶器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还没有被受众所接受,也可以说,陶器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很 多人仅仅是从"好不好看"来判断艺术品的价值。古陶的色泽比较朴素,不具有装饰美感,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外表多留有泥土等历史痕迹;其次,古陶是由土烧成,原材料比较廉价。另外多数国内藏家热衷收藏喜庆吉祥的物件,而古陶大多是冥器,属于陪葬品,所以有些人比较忌讳收藏古陶。总之,大家对古陶的认识不够,藏家怕买假货,而市场又缺乏专业的评估机构。因此,陶器想惊艳市场,必须要经历其质朴之美逐渐被藏家认可的过程。随着收藏队伍的壮大,古陶存世量的逐渐减少,以及市场资金对低估值品种的发掘,和国内外拍卖价差的缩小,古陶的升值空间是很大的。”
升值潜力待提高
不论与明清瓷器还是与青铜器相比,穿越了数千年历史风云的古陶器一直“黯然失色”,不被藏家所珍爱。“古陶曾经是很重要的收藏门类。比如封泥瓦就曾是当 时最著名的收藏家最关心的藏品。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它的价值不被认可。与铜器相比,陶器的造型和文饰变化多,不乏经典,虽然陶器存世量相对较多,但完好性 不如铜器;陶器是瓷器的鼻祖,收藏不能只言瓷而不论陶。现在的古陶收藏家更重视中国古陶及老窑瓷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不会热衷于投资回报。”王燕说。
当然,对于藏家而言,陶器收藏也有一定的风险。王燕说:“我国陶器历史悠久,产量也大,除了过去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外,现如今所出土的古陶数量也相当可观。而古陶器和其他文物一样,历代都存在复制品和赝品。大量雷同的器物的出土和涌入使市场迅速饱和;而大量真伪难辨的赝品充斥,又使收藏者不敢贸然介入。 对于古陶收藏而言,除了买到赝品的风险之外,还有政策限制,收藏人群少交流面窄等。而新陶收藏的风险则在于进入流通领域比较慢,升值潜力还有待提高。”
鉴别赝品
古陶作假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藏家识别起来也需要经验积累。王燕认为:“古陶作假包括以真品作范模再做土锈。制作者以真品为参照,然后毁掉一些价值低 的、与原器属同胎的陶器,调和配比后用其泥土做成范模,晒干入窑焙烧,然后入土使其生锈。其次是将破碎的陶器修补成一件完整的器物后再入窑作旧处理。此外 还有依照史书进行仿制,以迎合按图索骥的藏家。这三种作伪都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所以一种把硫酸钾与泥土合成后涂在陶器上再入土的短期做锈法应运而生,不 过这种低劣作伪很容易穿帮,用开水一冲就臭气熏人。还有是把陶器刷一层龙须菜煮成的汁,再撒上古墓里挖出的土,重复几次就能以假乱真了。”王燕说,当然有 一些赝品的鉴别并不难。“先看器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技术条件,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如陶鼎和陶钟流行于战国和两汉,到魏晋以后就绝迹了。藏家要掌握各时代器型特点。留神一些新器型,一些没见过的奇特器型有时是赝品,是现代臆造的。其次是掂重量,新的重,老的轻。此外是听声音,新的清脆,老的发木。最后是观察颜色,真品彩陶绘画色彩黑中泛褐,假的多是墨汁所绘。”[3]
折叠编辑本段古陶鉴别
中国的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极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外,地下出土物中要数陶器最为丰富。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器也和对其它文物一样,制作了一些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下子也难以搞清。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就需要研究陶器的演变规律,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进行准确的科学鉴定。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古代陶器的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叫作古陶器鉴定。
鉴定古陶器,并非十分神秘而高不可攀,但必须认真实践,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有意识地对各种真品和伪作进行分析比较,搞清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风格,各种复制品与作伪的种种表现,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其演变规律,就可逐步地获得鉴定的入门知识。鉴定陶器关键在于要多观看、多接触、多实践,从把握历代陶器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着手,作规律性的认识,再加上运用现代科学测试手段,这样就能获得陶器鉴定的真知灼见。当然,真正精通陶器鉴定也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之事。中国自古至今,流传下来和出土的陶器不计其数,时代不同,陶器的风格面貌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器物,不同地区,制作的风格面貌也有所不同。何况古陶器自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来,就不断有人仿造,使尽各种方法来蒙骗人呢!因此,从数量众多的古陶器中,鉴定出某件产品的年代、窑口、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不那么容易了。除了需要专门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一点来说,古陶器鉴定又是一项比较复杂,有难度的学问。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陶器鉴定还只限于通过人体的感官(即眼、耳、手等)进行辨伪、断代及考。70年代后,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在陶器鉴定中得到运用,从而使陶器鉴定进入新的境界。如用碳14和热释光间接和直接测量陶器的年代,用光谱、质谱等分析、比较陶器的化学成分,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测陶器化学元素的含量,用电子显微镜检定陶器的质地、结构等等。但以上的设备投资大,成本高,所索鉴定费也高,因此在鉴别陶器时人们常常凭感官,即是说,用现代科学技术还不能代替人体的感官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依靠人体感官来鉴定古陶器,仍占主导地位。
鉴定古代陶器,主要是从古代陶器的产地、器型、图案花纹、制作工艺等入手。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是:
折叠产地
每一种古代陶器,都有一定的出土地点和分布范围。例如,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遗址中出土不少非常精美的彩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明珠。其后考古学家又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北、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类似仰韶文化遗址多处,其中心地区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西王村四个类型。因此一提起彩陶,或得着一件彩陶器就会立刻想到它的产地和范围。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河姆渡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属于黑陶,尤其是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器壁极薄且光滑,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凡遇漆黑光亮的蛋壳陶,肯定是山东龙山文化之物。几何印纹硬陶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就很兴盛,春秋和战国时期仍在继续发展,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凡遇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烧成温度比较高,叩之能发出金属声,器表拍印有几何纹饰的一些贮盛器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品。可见,掌握每件陶器的出土地点、分布范围和流传的经过等等,对鉴定陶器的时代、真伪和价值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折叠器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技术条件,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因此,弄清陶器器型产生、发展、演变和消失的历史,则为古陶器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例如,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鬲十分流行,到了汉代鬲则无影无踪。陶鼎和陶钟等仿铜陶器,流行于战国和两汉,到魏晋以后就彻底绝迹了。又如仰韶文化多见平底器,缺乏袋足器、三足器和圈足器,龙山文化恰恰与仰韶文化相反,器型多为三足器、圈足器、袋足器,平底或圆底的盆、钵极为少见。除了掌握每个时代器型产生、发展、演变、消亡的历史和地区特有的器型外,还要对每件陶器的口沿、腹部、肩部、颈部、底部和柄、耳、系、流、足、钮、鋬、鼻等细部特征进行仔细对比研究。掌握了器型,再结合胎质、花纹、款识、制作工艺方面的特征进行鉴定,在断代和辨伪时就不致失之千里。因此,形成准确的器型概念,善于体察各时代器型的不同风貌非常重要。
折叠图案花纹
陶器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与瓷器、玉器、古砚上的纹饰一样,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都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点,都可以成为我们鉴定陶器时的参考因素。如商代早、中、晚期的陶器在图案花纹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商代早期陶器多见细绳纹,少见饕餮纹;中期则饕餮纹十分盛行;晚期饕餮纹非常罕见,绳纹又重新兴起,但比商周早期的粗。西周早期的绳纹与商代晚期不同,成组的竖形粗绳纹增多;中期除了绳纹外,又出现了瓦纹(即凹沟纹);晚期素面增多,绳纹较粗,且模糊不清。春秋时期的陶器以素面磨光者为多,并盛行暗纹,绳纹不常见了。部分彩陶下腹部有“十”、“一”、“○”、“丨”、“卐”等花纹符号的,肯定是甘肃临洮马家窑的产品,而不是其它仰韶文化的产品。可见对各时期陶器上图案花纹的了解和研究,是有助于陶器鉴定的。
折叠制作工艺
陶器的成型和加工工艺,往往在陶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区特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制陶者,初时只会用手捏塑一些简单的实用器物,因此,器型不可能规整,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纹。后来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手工成型方法,即泥条盘筑法。其法是先将泥料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并将里外抹平,制成所需陶器的雏形。在器底的内部都保留有泥条盘旋的痕迹。轮制法是更进一步的制陶工艺。用轮制法制成的陶器,器型规整,厚薄均匀,器物表面留有圆环状轮纹。在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内壁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轮纹。从出土陶器上的轮纹来看,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轮制设备,可分为快轮和慢轮两种形式。慢轮修整的陶器往往遗有局部的轮纹,例如仰韶文化的某些陶器上,轮纹大多出现在器口部分,这是慢轮修整口沿留下的重要证据。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尤其是龙山文化时期,轮制已普遍使用,从器物内外同心轮纹上看,无疑是在快速转动的快轮上制成的。又如同样是黑陶,制陶的工艺也不一样。河姆渡的原始先民们为了减少泥坯收缩、破裂,而创造性地在泥土中加入炭末。由于加入了黑色的炭末,烧成的陶器便呈现黑色,因此,有人以此为依据而把它叫夹炭黑陶。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与河姆渡文化的黑陶制法不同,是用掺炭还原焰烧造法制成的。即入窑后以1000℃左右的高温焙烧,在烧窑的后期加进适量的水,使窑内产生大量浓烟,烟中的炭粒粘附在器物的表面上,渗入坯体的孔隙,烧成的陶器便呈黑色。以上两例,说明制作工艺的研究,对决疑辨伪也是非常重要的。
折叠胎质
陶器和瓷器一样,都非常重视胎质的研究。分析胎色、胎质的掺和料也是鉴定陶器的方法之一。道理很简单,一些器物尽管在外形、纹饰上比较相似,但一对比陶胳,就能找出差异。如商代白陶的胎质和器表里均呈白色,洁白细腻,质地坚硬。灰陶从胎色上看,中期的陶器有黑皮泥质陶,早期和晚期不见黑皮陶。西周胎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亦有少量的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泥质黑陶。春秋前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但陶质与西周相比较为细腻;后期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但陶质比较粗疏。不看其它的条件,仅从胎质上即可分出商代、西周和春秋前后期的陶器的时代性。
折叠文字款识
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和使用者等等。因此,文字的款识,也是鉴定陶器的依据之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时代,书款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具备文字学知识的人或文字学基础好的人,利用文字款识来鉴别陶器比较容易,反之,困难比较大。
折叠陶器的组合
如发现一座墓葬,除可依据陶器风格、墓葬形制等方面进行断代外,也可对随葬陶器的组合形式进行断代。如洛阳地区战国早中期墓葬最常见的陶器组合是鼎、豆、壶,晚期豆被淘汰,以盆代之而成鼎、盆、壶。但由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争称雄,加上各国历史传统不同,各地墓葬出土陶器组合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利用陶器的组合来断代并不如前面的条件直接,但作为参考条件来看,有时也会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折叠辨色
陶器要仔细观察表面的颜色,各个时代因颜料用法不同,陶器的颜色也不一样。据有实践经验的人讲,秦以前陶器以灰色为多,汉代以青色为多,隋以后陶器以白色、绿色为多,元代以灰黑为多,现代陶器以蓝色为多。
折叠辨锈
真正的古陶器,土锈与原物粘得很牢,用刀子刮也不容易脱落。伪制的古陶器土锈粘合得不紧,用指甲也能刮得下来。因此,辨别陶器表面的土锈、水锈、土蚀等程度,也是鉴定陶器真伪的一个重要途径。
折叠古陶器作伪的方法
鉴定古陶器,对古陶器的伪作,也要略知一二,不知假,也难以知真。古陶器一般人也叫瓦器,过去的古董商和掘墓者都视为下等之器,不是被打破就是弃废。有识之士,也仅仅选择一些完整之器或奇异之器来保存。由于无利可图,故在1840年以前几乎无人伪制。鸦片战争后,来中国的洋人日益增多,出于艺术上欣赏的需要,于是古陶器的价值日渐增高,贩卖陶器的古董商就逐渐多起来。当时的考古事业不甚发展,出土物极少,供小于求,古陶器的货源显得有些紧张,于是伪造古陶的匠人也就应运而生。其作伪的手法有如下几种:
1.以真品作范模再做土锈
作伪者首先选择新出土的“生坑”中的稀见品或珍贵品,或“熟坑”中的稀见品,用与原器同胎的泥土作成范模,晒干后入窑焙烧。烧成之后以竹签略作修正埋入土中,使其生锈。
2.依样仿制
按照史*载的尺寸,或依图片进行仿制。
以上三种作伪方法都需要生成土锈,如果把伪造好的东西直接埋入土中,让它自然生锈当然好,但熊掌难熟,没有耐性的人等不及,于是又想出两种加速土锈生长的办法:一是把硫酸钾与泥土合成后涂在陶器的表面上再埋入土中,则生锈的速度快。此种伪作,一旦用开水冲之,腥臊臭气马上扑鼻而来。二是把伪作的陶器刷一层极稀的龙须菜煮成的汁,把古墓中挖出来的土撒在上面,往返循环几次,即与墓中挖出来的陶器基本相似,即使是行家里手,也不易辨认。
总的说来,陶器制作的历史长,但方法简单,价值高的陶器少,伪作的东西也不多。现把几种比较有价值的古陶器鉴定方法介绍于后,以供同行爱好者参考。关于古陶器的鉴定问题,限于资料不足,只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南北朝为止。
陶器的制造方法
1,挖取合适的泥巴,加水和浆,放置几天。2,再和泥巴,使之软硬适中,有足够的延展性。3,泥巴成形,用模具或徒手把泥巴造成特定形状。4,阴干泥坯。5,入窑炉烘烧,控制一定的温度和时间。6,停炉,降温。7,出窑。得婵品。
折叠编辑本段陶器的保养
1.收藏室内温度不稳定或温差过大容易损坏陶器,室内的温度宜保持在17—25℃左右,湿度宜在50%—60%,相对湿度变化不超过5%—6%,过于干燥和潮湿都不利于陶器收藏。
2.明显的紫外线容易造成陶器表面颜色变化,釉层脱落。所以,要防止和减小强光对陶器的照射。收藏室的窗子最好挂上不透光窗帘,或采取有色玻璃。
3.过量的灰尘,易对陶器形成一定的损害。造成器物表面变色,所以对陶器应定期除尘,陶器最好存放在柜中或框架上面。
4.陶器和瓷器一样容易破碎,其耳部、把部、口部等部件较脆弱很容易发生震裂,因此不宜经常用手直接触摸、挤压这些易碎部位,搬动陶器时,应轻拿轻放,避开碰撞或磨擦。
5.古陶器除少数传世工艺品,大部分是地下出土的。因为长埋地下,易被盐类及其他杂质侵蚀,土壤中的部分化学物质也易吸附在器物表面,所以在将陶器收藏入室前,应先开展清洁、消毒并开展干燥。
6.如果陶器某些部位产生裂纹,器壁或器表出现风化、彩绘和釉层出现剥落,应及时开展加固整理,防止延续扩大。对易破损的部位也应及时开展预防性加固。[2]
折叠编辑本段陶器与考古学
折叠陶器的耐用特性
对于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及历史学家来说,陶器研究有助提供资料去窥见古文化的情况。陶器既耐用又脆弱,从即使其他耐用性较弱的工艺品已经完全腐败至无法辨识,它们仍然存在可以看出其高耐用性。与其他证据组合起来,陶器工艺品的研究对于制造陶器及掌握陶器技术的社会的组织、经济情况及文化发展的理论发展有帮助。陶器研究亦有助推论出有关文化的日常生活、宗教、社区关系、邻舍态度、世界观及对宇宙的理解。
折叠陶器年代的考证
陶器对于年代学是确定无文字文化的年代的必须品,而同时亦对考究历史文化的年代有帮助。主要由中子活化进行的微量元素分析令黏土的来源可以准确确认,而热释光测试则可以估计出陶器最后的烧制日期。透过考证史前烧制后陶器的碎片,科学家得出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黏土中的铁物质与在烧制当时的地球磁场有相同的状态。[1]、
折叠编辑本段其他
因为其大量的陶器工厂,或通俗来说称为"陶器银行"的关系,英国城市特伦特河畔斯托克被称为"陶器"。它是最早的现代工业城市之一,早于1785年已经有200间陶器生产商及聘请了20,000位工人。
陶艺家亦是当地足球会史笃城足球会的绰号。
英国诗人约翰·济慈写了一首有关希腊古瓮的诗《希腊古瓮之歌》
与瓷器区别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六、概念不同
陶器pottery:用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干燥后,放在窑内烧制而成的物品。 瓷器china: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经混炼,成形,煅烧而成的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
瓷器和陶器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是两者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制陶术的发明及陶器制作技术不断改进所取得的经验,瓷器是不可能单独发明的。瓷器的发明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制陶过程中,不断认识原材料的性能,总结烧成技术,积累丰富经验,从而产生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所以,广义地讲: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陶器的发明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瓷器。瓷器出现以后陶器还是在继续生产,陶器和瓷器是各自独立发展,并且从生活用品逐渐转变为收藏艺术品。[5]
参考资料:
1.古代陶器 . [2014-11-6]
2.陶器须加强保养否则极易损坏 . 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 2015-01-06 . [2015-4-8]
3.陶器的收藏知识 . 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 [2015-6-23]
4.历代陶器的种类 . [2015-9-7]
5.陶器和瓷器有什么区别? . [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