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特点与发展,汉字的特点资料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9 22:24:42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字的字形和构字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甲骨文到小篆的古文字阶段。此阶段的汉字形态较为繁复,切单字形态多变;而是从小篆到隶书的近代文字阶段。这一阶段,汉字形成了较稳定的构字和书写规范。

从成型工具角度来看,汉字可分为书刻字和印刷字两种。在印刷术出现之前 ,行文记事多用毛笔写于竹筒、锦缎及纸张上,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的书法艺术。书刻字往往笔形顺畅,结构姿态,文字包含着书写者的情绪与性格。印刷字起源于宋代,自此汉字笔形与结构进一步得到固化。下面我们就按照书刻汉字的发展进程,来介绍汉字的发展及特点。

一、甲骨文

甲骨文盛行于殷商时期,是早期人们刻写在兽骨和龟甲上用于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甲骨文主要采用象形的构字方法,也有少数指事、会意的构字形式,但它几乎没有形声字,这说明先生造字主要以对自然的描绘为主,以显示汉字的图形性质。

汉字的特点与发展,汉字的特点资料(1)

甲骨文的字体形态变化极大,通常同一个字有许多不同的写法,据考证”羊“字竟有45种写法。甲骨文与以后出现的金文、石鼓文以及小篆在字体上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由此可看出汉字的演变从古至今是一脉相承的。

汉字的特点与发展,汉字的特点资料(2)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软有硬,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有的纤细如发,有的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不一定 ,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在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严格的讲,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的,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书法的三大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深度研究甲骨文的形态、结构中所包含的韵律,对我们理解、领悟中华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产生大有裨益。

二、金文

汉字的特点与发展,汉字的特点资料(3)

金文也叫”钟鼎文“,是指铸刻在钟、鼎器物上的铭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自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是先秦书法的主要内容,它从甲骨文演变而来。殷周初期的金文从文字结构到笔画都与殷商的甲骨文相近,他们均带有记事图画的痕迹。只是由于金文铸造与甲骨文镌刻方法的差异,是金文显得更加圆润、肥厚。至西周昭王后,金文逐渐趋于整齐雄伟,到战国末期,则和小篆类似。

汉字的特点与发展,汉字的特点资料(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