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苗刀除了很好的锻造技术外,其古刀法技术也较好的保存下来。
使用长枪的就要掌握拨、拦、扎、缠旋技术以及透甲短劲捅进劲的技艺;使用长短盾牌的在于防弓箭和枪刺,就要练习迎战扑挡动作破坏发力间距,戚继光对付小股倭寇组成小分队鸳鸯阵作战,配用狼筅,狼筅的使用则在尾劲,力透筅稍打出龙蛇摆;使用弓箭的必然加强侧身拉伸膂力的训练。
(笔者曾见七八人并排持狼筅打出龙蛇摆的冲击阵仗。)
在古战场成千上万这种群兵并排作战的场势下,脚步的稳定和膝的坚硬性第一,摔倒即意味踩死亡,桩功就成了平时很重要的一个训练科目,四平大马并矮步负重行走,以起跳瞬间位最大限度练大腿肌,而不是现在通行的舒适桩。刀的手法主要是挥劈刺,枪法主要是捅扑刺,拦拨,花样就是半旋(月牙缠),所以抱武石,举石担,扔石锁,抖大杆就是练手臂力的必练功法。当然比现代练力训练器材好多了去!
由此,战场的这种势态决定了战场拳的武的模式和技艺要求,即要能善用各种装备,兵器;要能有一击必*或必伤的效果,同时还要具备能多击多伤的身体耐力机能,耐力久才活的久,因为不知战斗要打多久。动作简单,马稳,力足,耐力久。沒有制敌效果的技术动作都不会被应用。战场击*动作不会太复杂,但一定要有效。这是战场武术的主要特征之一。
脱离战场背景在闲暇时武技也能体现的就是人类初期祭祀活动的仪式体现,一些岩画就有“较武” 动作。
凡能流传千古 必在艺术高度
公元前200年左右的秦朝就有“角抵”。擂台赛的初期模式出现。从出土的一把木梳看,当时的比赛比较文明,有裁判,肯定就有规则。不像公元前100年左右的罗马帝国,斯巴达克斯时的角斗,相互持械*死才胜出。宋,元,明时期,比赛性质的武术比较流行,宋朝女子也参加相扑。竞赛拳比较能体现个体的搏击技巧。
社会安定的情势下,“武”大多会得到弱化,一个是社会稳定的需要限制武术传播,一个是人身安全防护不怎么紧迫的缘故。
历史上有四次的禁武,秦、宋、元天下安定之初,都不允许民间持有兵器铁器,元朝甚至菜刀都在禁之列,清朝雍正年间除禁武外连民间比试都不能。
然而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朝代更迭几乎也都是一个武装的武术集团战胜另一武装的武术集团的模式。练武能够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走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另一道路来,一个尚武的民族不绝于世,是历代大多数人的共识。从文从武是从古至近代人,走非文即武,文武双全道路的唯二选择。
因此,“武”的文化理念如“离离原上草”始终深植于民众之中,于是在民间,脱枪成棍,化刀成掌,持盾成拳,各种上阵武艺动作降维,转化成赤手空拳的拳术动作以及与官方规定擦边球的暗器械等等在民间流传。成为了江湖的武术。
尽管拔掉了虎牙去除了武装的拳术,在同等赤手空拳下和可以持有一定器械的格斗术还是具有很强大的*伤作用。因为江湖武术还有一颗虎牙没拔,就是还可以行“诡道”。行诡道的一个主方法是“偷袭”。在隐蔽企图,乘其不备,在末及反应时间内给予闪击!
其技术体系中常包含有超常规带旁门左道的“枭技”。
这就是江湖武术的主要特征。
所谓一招制敌其前提往往建立在偷袭,以及掩盖攻击动作的突袭技艺上。在双方有备的擂台拳的情况下,一招制敌不易。现在大部分人打太极的掩手肱锤动作,估计离格击技太远。掌握身手脚的突袭技艺才是掌握中华武术的精髓所在。
试想一个未练任何技击术的,哪怕弱小的人持一定的器物乘人不备的时候偷袭要害,一样可以有严重后果。
30年代日本最著名的武术家本部朝基,深刻理解“武术”的内涵:背后偷袭转身离去曾是他学生的挑战者而取胜,其理由是:作为武者就是撤离,也不能背对着离去!胜之不德,但符合武术精髓。书写历史的往往是胜利者。
“兵者诡道”的主特征,恐怕千年后,只要有战的机会,也依然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