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答案:精确度很难控制,还不如花个几十去机构测一下。
对于初级玉友来说,鉴别毛孔、皮色和产地有些高深了,入门和田玉最怕吃的药是买到石英、玛瑙甚至玻璃,圈内流传很广的“静水称重法”能够用简便的设备自测和田玉的真假。
操作步骤如下:
1.擦净所测玉石,用电子秤称出玉石在空气中的重量(W1);
2.取一只杯子,加2/3杯纯净水 ,放于电子秤上并将数字归零;
3.用最细的线将玉件串好,提着线将玉件放入容器内,注意:要求玉件全部入水,并悬浮于水中(不触碰杯壁),称得玉石在水中的重量(W2)。
4.玉石在空气中的重量(W1)÷玉石在水中的重量(W2)=玉石密度。
5.得出的数字在2.9到3.1之间即为和田玉。
这一测量方法的原理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W2其实是玉石的体积,用W1的重量除以W2的体积,得出的即其密度,进而通过密度来判断和田玉。可是,这样的办法果真可靠吗?我们说五个问题:
一、电子秤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小于10g的玉件测量结果经常不准确,明明是大开门的和田玉,测出来密度却不达标,这是因为电子秤的精度不同,导致用来测算的数字有误差。
二、水质问题
理想状态下,用4摄氏度的蒸馏水测量最准,但实操中很难达到这个标准,不同水质有不同的密度,就造成了体积数据W2的误差。
三气泡问题
将玉件浸水的过程中,常有小气泡附着在表面,特别是一些带有镂空工艺的成品,气泡的存在使得代表体积的W2数字增大,会造成了密度不合格的测量误差。
四、质问题
玉石内部带有的僵、棉等杂质,还有诸如黄铁矿一类的金属,会严重干扰密度数据。
五、数据问题
如果按照密度在2.9-3.1区间即为和田玉的判断标准,人造玻璃(2.0-4.2)、独山玉(2.7-3.09)等物质在数据范围上与和田玉也有所重叠,重叠区域难以界定。
净水称重法是对和田玉的密度进行大致测量,测量的准确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同时仅靠密度来鉴定和田玉本身有局限性,对于新玉友来说,想搞明白一块石头到底是白玉籽料还是卡瓦石,最可靠的办法不是在家自测,而是去专业鉴定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