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作品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观点,哪些文学作品体现了人文精神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0 11:22:13

作者:方蓓蓓(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人文主义”这个称谓由德国教育家尼特哈麦于19世纪提出,指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潮。早在14世纪,这种思潮就已出现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15世纪以降,开始逐渐辐射至欧洲乃至其他地区。

在大江健三郎的文学道路上,法国人文主义给予他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两位重要人物:萨特和渡边一夫,他们都曾在不同时期深刻地影响大江,这些影响亦如实投射于大江的文学作品中。大江早期作品中不断且重复出现“被监禁、被封闭”的意象,正是源自萨特的“无出口”“徒劳”意识,直至1964年《个人的体验》刊行,这些意识才逐渐从其文学作品中退出。早在此前一年的1963年,大江的长子大江光出生时罹患脑疝,与此同时,大江在事业上亦陷入了困境。在绝望的现实面前,大江认为萨特及存在主义没能帮助自己和家庭克服眼前的困难,因而决定重新学习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尤其是经由其大学时代的导师渡边一夫所译介的著作及其思考。大江将这些思考植入中后期的创作中,在接受渡边一夫以“宽容”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反省”,以“勇敢战斗的人文主义者”的姿态重构了其人文主义精神。

哪些作品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观点,哪些文学作品体现了人文精神(1)

大江健三郎近照。资料图片

哪些作品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观点,哪些文学作品体现了人文精神(2)

由大江的妻兄、著名导演伊丹十三根据大江的小说《静静的生活》拍摄的同名电影海报。资料图片

Ⅰ对萨特及存在主义的继承

存在主义是一种在危机和灾难中诞生并流传开来的哲学思想,因此正如法国哲学家加罗蒂评价的那样,存在主义“由于局面混乱和大难临头而给当代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风格和一种悲剧性的风格”。

哪些作品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观点,哪些文学作品体现了人文精神(3)

渡边一夫。资料图片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指出存在主义把人当作人,注重人的尊严,因此它是一种人道主义。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先是有了人的存在,人才有可能进行自由选择,同时,人也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这种“自由选择”为在荒诞、悲观的现实世界中挣扎的人们提供了一条出路。此外,萨特亦在出版于1947年的《何为文学》中提出了“介入文学”,在他看来,写作就是要揭露、要说话、要介入,要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时代。对于揭露以及介入的内涵,萨特则认为要做正义的召唤,要揭露一切非正义的行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出现。很快,田边元等日本学者便将其介绍至日本。日本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忧虑不安、身心俱疲,存在主义的适时出现成为治愈他们内心创伤的良药。1938年,萨特因为长篇小说《恶心》而享誉欧洲文坛并逐渐蜚声世界,同时他的存在主义亦成为当时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1945年日本战败,美国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日本人的精神信仰被瞬间击溃,他们开始反省自身的存在并由此追问人生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主义在日本的发展走向高潮。

哪些作品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观点,哪些文学作品体现了人文精神(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