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菜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宽叶韭、神仙菜等,形状与普通韭菜相似,叶片比较宽,纤维含量较高,有葱的香味。以嫩叶、成长叶、花薹食用。观音菜富含蛋白质、铁质、纤维素和氨基酸等,具有清洁肠胃、壮腰健肾的功效。
观音菜喜欢冷凉的天气,生长适温为15~20℃,广州地区以冬天种植采收为主,气温高于32℃或低于5°C植株生长缓慢。观音菜害怕强光照,最好有遮阳网种植。因强光照会造成植株矮小,叶变短、变窄,叶片发黄,无光泽,品质变苦。观音菜对土质要求不大,但大面积种植应选择肥沃、疏松、通气良好、排水方便、有遮阳网的山坡边农田为宜。
观音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呈根状茎或弦状须根,根毛少,分蘖力强;叶鞘抱合成束状,形成假茎,呈柱状;叶片基生,肉质,绿色,长条状;可抽薹,伞形花序,两性花,但不结实。
(一)繁殖方法
观音菜不结实,宜采用分株繁殖的方法。在9-10月从观音菜株丛中抽取分株,带根,剪去叶片先端,留5~6厘米长,减少叶面蒸发;清除部分老根,促进新根发育,直接移植到大田。
(二)选择田块及起畦定植
宜选择山坡边地势平坦、排灌设施良好、土壤耕作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种植。前作植物不能是百合科作物。起畦前先建立遮阳网,避免强光直射影响观音菜生长。深耕翻土,每亩撒施1000~1500千克有机肥,耙平起畦,畦宽1.7米(包沟),龟背状。主要采取穴播定植,每穴4~6株,株行距为20厘米X20厘米,每亩种植6000~8000株。定植后要淋足定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