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诺顿版的电影《面纱》,根据毛姆同名小说改编,这个改编非常不毛姆。
相比于原著,电影版只抽取了小说中的一条爱情线,改编成了一个意蕴丰富的爱情故事。
可以说电影版放大了爱情,缩小了人性。
恰恰因为这种改编,使得直指虚无主题的原著,在电影中有了更明确的救赎主题和温情色彩。
这部中美合拍片,在2006年上映时的确在宣传上相当不给力。
即便如此,它在IMB上的评分达到7.5,在豆瓣上也是8分以上,口碑还是很不错的。
我个人非常推荐这部影片,它无论从故事主题、人物塑造、还是影片质感来说,都算是上乘之作。
一、故事主题,当爱与责任合二为一,恩典便与你同在。这是一部有关救赎的爱情片。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漂亮虚荣的吉蒂为了摆脱原生家庭,在催婚压力下嫁给了并不爱的细菌学家费恩。菲恩携爱妻来到工作地——中国上海。不久,寂寞的吉蒂和风流已婚男发生婚外情。费恩发现妻子出轨,设计让她看到情人只是玩玩的真实面目。后来,他带着吉蒂来到霍乱肆虐的偏远小镇。这趟死亡之旅,本是出于他的报复与惩罚心态,谁知竟让彼此在这特殊的空间里开始慢慢靠近。然而就在两人日渐亲密之际,费恩染上霍乱而亡。吉蒂带着这份深沉的爱,以及在此地所得到的的救赎,踏上了未来之路。
爱的救赎,这个主题是在影片中,通过这个经历背叛与和解的爱情故事,一步步分阶段来呈现并加深。
1、从三观不合到互相伤害
吉蒂和费恩的婚姻,一开始就是不幸的,这种悲剧性伏笔是由两方面造成的。
最大的原因,是当时“女性物化”的时代背景及家庭教育观。
吉蒂的母亲一向是将女儿的婚姻当做事业来经营,盼着她们通过婚姻实现阶级跨越。
尤其在吉蒂身上,寄予厚望。
在那个年代,这成为女性最大的价值体现。
挑花眼的吉蒂错过很多机会,随着年龄渐长,她母亲也将希望转移到吉蒂妹妹身上。
焦虑的吉蒂才会将费恩当作救命稻草,答应嫁给他。
这个婚姻的开始,就埋下了不幸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