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克学
常黄菜,又名麻菜,顾名思义,是有麻又有酸味道的黄色的腌菜。我们老家一带的常黄菜,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黄酸菜、酸菜,是我们老家一带,最具特色的美食之一。
由于与麻有关,也就成了我们家乡特有的美味。为什么说特有呢?这与我们老家的特产——花椒有关。
花椒的栽种历史久远,也不知何年何月传到我们老家,但在小时候的记忆中,产花椒的地方不多。就连我们老家有些海拔较高的地方,都不产花椒,可能是由于气候的原因。但从改革开放以后,慢慢地气候变暖以来,原来那些不产花椒的地方,现在却成了优生区,反倒我们的原产地,现在由于气温高、温差小,变得不大适应花椒生长了。
以前的人们,一年四季都吃的是四季菜,因为储藏手段的限制,也就是说,什么季节出产什么,就只能吃什么。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自小生活在城市的人,加上设施农业的发展,对四季菜更是没有概念,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知什么季节种什么菜,自然也不知道什么季节产什么菜了。
霜降过后,收获地里的大白菜正当其时。这时候的大白菜,因为见霜的缘故,才能利于冬储。未见霜的菜放置的时间一长,就会腐烂。
压常黄菜,就是我们祖先发明的一种大白菜冬储的特别方式。工序相当于大部分北方地区酸菜的压制方法,但酸菜最大的特点就是“酸”,乡物乡产.而我们的常黄菜,不但酸,而且麻,吃起来又酸、又麻、又香。
首先,选用散叶的大白菜,清洗干净,在开水锅中焯到半熟,就是略微一煮就捞出来,不能太熟,也不能太生。太生的话,需要腌制发酵的时间过长,不利于近期食用。太熟的话,近期就可食用,但难以长期保存和食用。
将开水中捞出的大白菜及时控干,随后一层白菜,一层花椒,反复放置,直到缸满,再到缸顶上压上选好的薄大圆的石头一块或几块,为的是将大白菜中的部分水汁榨出,将花椒的麻味吸入菜中。石头不能太大太多,太大太多的话,大白菜中的水分容易被全被挤出,这样的话,常黄菜就会变得又柔又韧,少了脆劲,容易塞牙。石头太小太少,则不容易入味,不容易将大白菜中的多余水分榨出,白菜也容易烂掉,甚至变味发臭。
要想吃麻味重点的,就可以多放一些花椒,这样花椒的麻味就会格外浓烈,可帮助人们去除体内的湿气。想吃酸味重的话,就趁热将菜入缸,这样压好的菜酸味较浓。
在近些年,也有人改革常黄菜的压制佐料的,将食盐和其他调料加入,使菜味更香更美更可口。但这只是个别做派,味道口感不一定符合传统口味。而传统的常黄菜特点是菜味更纯更正更接近天然食材,而且闲置时间更长,菜也更黄、更脆。
也有人将大白菜改为包包菜(甘蓝)的,口味也相当不错,特色还是集中在酸和麻上面,不过脆嫩有余、柔韧不足,缺乏传统常黄菜的韵味,难调众口。
记得小时候,臊子面只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平日里能吃上一回常黄菜面片,也算很难忘的记忆了。日常更多的则是常黄菜搅团、常黄菜拌汤,炒常黄菜吃馓饭。但普遍地说,有常黄菜佐餐的饭食,不论是面条,还是其他,均不用再调醋,因为常黄菜本身自带酸味。
常黄菜这种菜与大油最是相合的,不论吃什么饭,常黄菜加上大油,饭就格外地香。当然,如果常黄菜再炒上老家的腌肉,那真是人间难得的美味。不论是米饭,还是馓饭,那都能吃出别样的味道来,不论你走到哪里,这辈子都别想忘记,甚至在梦中,也能将你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