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怎样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区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1 09:04:09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经济基础的核心;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其中,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的普遍的规律,这一规律可以分三个层次: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复杂的有机体。其中,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结成生产关系之外,还形成其他社会关系,这就是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人们的政治关系体现在各种政治制度和政权、军队、警察、法院、党派等国家机构、政治机构之中,思想关系体现在人们的各种社会意识、各种政治、思想活动之中

社会就是由生产关系和政治、思想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马克思把社会比作一座建筑物,把这两类关系比作它的基础和上层建筑,即生产关系也就是经济基础构成了整个社会建筑物的基础,政治、思想关系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

由此,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就成为反映社会形态的两个相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经济基础属于物质关系领域,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属于思想关系领域,是第二性的。

第一性的经济基础决定第二性的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任何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

任何一种新的经济基础在形成过程中,都要求产生为之服务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各种设施,以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

如果没有经济基础的需要,不论是思想上层建筑,还是政治上层建筑都不会产生出来。上层建筑的各种现象,都可以在它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中得到说明。

需要指出,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并不是说每一个社会上层建筑的各部分都要从头开始产生。

上层建筑有其相对独立性,也有历史继承性。新的上层建筑的产生过程,也是对过去旧的上层建筑批判继承的过程。

当然,对旧的上层建筑继承什么、批判什么,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在原始社会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特征的生产关系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存在剥削阶级和压迫,因而上层建筑领域不存在国家,没有私有观念。

私有制出现后,有了阶级和剥削,在上层建筑领域才有了作为专政工具的国家,形成了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虽然都是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但由于经济基础的性质不同,上层建筑的性质也不同。

奴隶制下的经济基础必然决定其上层建筑是奴隶社会性质的,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必然决定其上层建筑是封建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必然决定其上层建筑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资产阶级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也以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为主要内容。

需要说明,不同的国家、民族,在相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上所建立的上层建筑会有所区别,并不会完全相同。

但是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总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的。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由于生产力所引起的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

当一种新的经济基础代替了旧的经济基础之后,建立在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必然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变革。

例如,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之后,在政治上层建筑方面,资产阶级专政国家必然取代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在思想上层建筑方面,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必然逐步地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占统治地位。

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变化,但这并不等于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化,全部上层建筑就会立即发生变化。

而是说,上层建筑会或早或迟、或快或慢发生变化

一般说来,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会首先发生变革,而道德、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变化相对地会比较缓慢些。

但是,可以肯定,经济基础的根本变化迟早要引起上层建筑各个部分的根本变革。

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不仅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而且也决定着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

为什么代替奴隶主专政国家的是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为什么代替地主阶级专政国家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等等。这些变化的方向,都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化所决定的。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愿望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在同一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某种量的变化和部分质变时不会引起上层建筑根本性质的变化,但它可以引起上层建筑相应的局部变化。

例如,当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时,在上层建筑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

再如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建立,私营经济已经没有了。

所以,这一时期我国宪法规定,不允许私营经济存在。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明确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私营经济迅猛发展。

因此,1999年就对宪法作了修正,明确“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上层建筑的这种变化,正是由于我国经济基础发生了部分质变引起的。这也有力地说明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