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前两段原文及翻译,阿房宫赋原文逐句对照翻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1 18:08:09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lǐ)迤(yǐ),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一旦国破家亡,这些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难道也不觉得很可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唉!一个人的心,就是众人的心啊。(解读:所有人都想过富有的日子)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秦始皇喜爱奢侈,人们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阿房宫赋前两段原文及翻译,阿房宫赋原文逐句对照翻译(5)

奈何取之尽锱(zī)铢(zhū),用之如泥沙?

为什么夺取时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机上之工女;

为何让那负载大梁的柱子,比南方田地里的农夫还多?让那架起侧梁的椽柱,比织布机边的女工还多?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缝参差(cēn cī ),多于周身之帛(bó)缕;

那显眼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那横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的线还要多?

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ōu)哑(yā),多于市人之言语。

那纵横的栏杆,比天下的城郭还多?那乐器的演奏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这使得天下的人敢怒不敢言。而秦始皇独占天下的心,日益骄横顽固。

阿房宫赋前两段原文及翻译,阿房宫赋原文逐句对照翻译(6)

戍(shù)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当防守的士兵奔走哀嚎,函谷关被攻破时,那楚人项羽的一把大火,只可惜阿房宫那片被烧焦的土地。

(解读:指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攻入函谷关,迎霸王项羽后,项羽屠*秦二世,任部下抢略咸阳,焚烧阿房宫,火焰三月不灭,百姓苦不堪言。)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唉!那使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那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多代相传,甚至可以万世为君,谁能够得到天下灭掉秦国呢?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人已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阿房宫赋前两段原文及翻译,阿房宫赋原文逐句对照翻译(7)

解读:

《阿房宫赋》作于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意在劝告唐朝的统治者唐敬宗李湛不要只图自己奢侈享乐,兴建宫殿以重蹈秦国灭亡的覆辙。但是杜牧的忠告没有起到挽救唐朝的国运。不到半个世纪,黄巢起义就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

《阿房宫赋》中说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层层叠叠,且搜掠了全天下的奇珍异宝堆积如山,运来了六国的嫔妃无数秀色满园,从早到晚歌舞升平、挥金如土,只顾个人的奢华享受,不顾天下百姓的疾苦,终被“楚人一炬”烧为焦土。

建阿房宫的,夺天下之财,劳天下之力。烧阿房宫的,三月烟尘蔽日,那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仇恨之火,也是无视民生、强抢豪夺的霸道。项羽的*光抢光的政策最终也让其走迅速灭亡。

阿房宫赋前两段原文及翻译,阿房宫赋原文逐句对照翻译(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