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清明》
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这首诗写在清明节,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所以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诗意: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本诗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本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想起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表达了游子的思念亲人、思念家乡之情。
了解重阳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诗意: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