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农耕
03 清明节与寒食节合二为一
为了纪念晋文公的谋臣介之推,太原地区的人民在清明前一日或前二日禁火一个月,只吃寒食,并纷纷前往绵山介之推墓进行祭祀。这一习俗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别的节日——寒食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坟祭祀的礼仪与人们扫墓祭祖的风俗相结合,融入了清明节的活动内容。到了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已经合二为一。
04 诗人笔下的清明节——扫墓、踏青、荡秋千
诗人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中描绘了唐代人扫墓的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而杜牧的《清明》诗中所描述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则表达了行人因在雨天看见清明扫墓情景而产生的淡淡的哀愁。
清明时节雨纷纷
在《遵生八笺》的记载中,南宋时期的人们在清明前后十日,会身着艳丽的服装,纷纷出城踏青,画船箫鼓之声不绝于耳。明清时代的北京人踏青时,还有折柳佩带的习俗,据说这样能免除毒害,因此民间有“清明不带柳,来世变黄狗“之说。
清明带柳
清明节的另一项传统活动是荡秋千。“秋千”原本是北方山戎族的习武活动,后传入中原演变为娱乐活动。汉武帝曾在宫中为嫔妃宫女们设立秋千架,让她们尽情玩乐。由于她们身姿轻盈如燕,彩衣翩翩起舞,让人仿佛置身仙境一般,所以唐玄宗称之为“半仙之戏”。唐诗宋词中有许多关于荡秋千的描写,如苏轼《蝶恋花》中的“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描绘了墙外行人听闻墙内佳人笑声的情景,展现了这一传统活动的趣味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