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为什么降水量这么少,东北地区气候降水量多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2 14:50:19

我国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位于胡焕庸线的右边,也就是说,属于降雨量、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东北为什么降水量这么少,东北地区气候降水量多吗(1)

胡焕庸线

红色部分降雨量充沛,黄色部分降雨量稀少

中国绝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红色部分

而且,东北是黑土地。为什么是黑土地呢?因为东北数亿年以来,大量腐死的植物,化成大量的腐殖质,这些腐殖质渗入土地里,长年累月,形成了黑色的土地,所以东北是黑土地,也所以这种黑土地的肥力,很足,是妥妥的沃土。

东北为什么降水量这么少,东北地区气候降水量多吗(2)

东北的黑土地,这种土地说白了

其实就是远古植物遗骸的浓缩颗粒

非常肥沃,很适合农耕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东北这片沃土,为什么在历史上,却一直地广人稀呢?

老冯今天用大家能听懂的话,把这事给大家解释清楚。

简单地说,原因主要是两点:

第一点:古代东北棉花不普及,东北土著依靠兽皮过冬。兽皮的数量,限制了人口的数量。

第二点:古代东北土著由于缺乏技术,解决不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冻土犁不翻

一个是沼泽抽不干

我展开来跟大家细说一下。

首先说第一点,气候。

大家要知道,东北的冬天,零下20至50度的严寒,没有棉衣,是真要死人的。古代东北土著,例如肃慎、靺鞨、女真、挹娄、勿吉,他们是依靠什么在零下20至50度的严寒中活下来的?

答案是:兽皮

例如:貂皮、狐皮、虎皮、貉子皮,等等。

东北为什么降水量这么少,东北地区气候降水量多吗(3)

穿着兽皮的女真武士(剧照)

但是,兽皮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具有稀缺性。

是的。兽皮要从野兽的身上剥夺,这活,比在地里种棉花,难度大多了。

所以在古代东北,肃慎、靺鞨、女真、挹娄、勿吉这些土著,他们人口的繁衍,要受到兽皮数量的制约,这听起来很荒诞,但确实就是这样悲惨:东北,实在是太冷了。

举个例子,古代女真部落一个家庭,一夫一妻三个小孩,全家五张兽皮,一人一张兽皮,勉强靠它过冬,可是一旦被人盗走、抢走、或者遗失一张兽皮,那么意味着其中有一个孩子,即将熬不过这个寒冬,TA会冷死、或者因为受冻而病死。

须知,一个家庭如果只有两个孩子存活,那么这个民族的人口,就增长不了。

广东人不会因为在冬天丢了一件大衣而冻死,但那是东北,零下20到50度,那不是开玩笑的,是真会死人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古人说,长城以北,都是 “苦寒之地”。因为它是真的苦,不是闹着玩的。

那么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历史上的东北土著,他们不种棉花呢?学会种棉花,就可以穿棉衣了,就可以不靠兽皮了。

东北为什么降水量这么少,东北地区气候降水量多吗(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