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这种从古印度传入的植物
拯救了许多怕冷的人
答案是:东北古代根本没有棉花。
是的。即使在中原汉地,棉花的大规模种植,也是在宋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东北是没有棉花的。
而更要命的是,历史上的东北,不但没有棉花,而且还不适合种棉花。
是的。东北的气候、水文、土壤等条件,不适合种棉花,1950年代我国不信邪,在辽宁种了棉花,结果发现收成很惨淡,而黑龙江、吉林种棉花,收成更是不堪入目。
是的,东北不适合种棉花,即使在宋朝,一个汉人把棉花种子送给女真人,这个女真人拿着棉花的种子回到黑龙江,也是种不成的。
中国棉花主要产地分布图,不包含东北,东北自古以来不适合种棉花
好了,说完第一点,我们来说第二点:冻土和沼泽的问题。
大家要知道,东北虽然是黑土地,很肥沃,但是,东北的黑土地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广泛被冻土覆盖。
也就是说,你需要先把那层冻土犁翻了,然后才能耕种底下那个黑土层。
然而,在没有农业机械的古代,东北的土著们,根本就犁不开那层冻土、并使黑土地暴露出来,所以在古代,东北的土地,广泛不适合农耕,虽然也有零星的小块地区曾经有过农耕,但是,就东北的大片土地来说,在古代一直是未开发的状态,尤其是黑龙江和吉林两省。
东北冻土
要把这些冻土犁松了、刨开了,露出底下的黑土地,然后才可以耕种,这个工程对于科技落后的东北原住民,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直到1950至1970年代,我国从苏联师父的手中学会了制造拖拉机、旋耕机等一系列的农业机械,这才有条件,用能源的力量替代人力、畜力,才最终把东北的冻土犁翻了,露出了底下肥沃的黑土地,于是,才将“北大荒”化成了今天的“北大仓”。
是的,真正开发东北的农业,其实是1950年之后的事情。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沼泽。
古代东北由于水资源丰富,几个大平原,例如说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其实不是什么平坦待开垦的好地,而是沼泽地!
对。沼泽地。
开发之前的东北平原充满沼泽,在没有大型抽水机械的古代,要把水抽干,难于登天
就是当年红军过的那种草地,人走在上面,是会陷下去的。
这种沼泽地,虽然肥沃,但是,你必须先把水抽干了,才能开垦,而这对于古代的东北土著来说,他们根本无能无力。
我们也是在1950年之后,才组织垦荒,利用大型农业机械的力量,把东北几个大平原的沼泽地的水抽干了,然后才开始垦的荒,而对于古代的女真、靺鞨人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
好吧,我们总结一下:古代东北虽然肥沃但却地广人稀、无法承载繁盛的人口,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
1、没有棉花解决不了庞大人口过冬问题;
2、没有农业机械无法解决犁翻冻土问题;
3、没有排水机器,解决不了沼泽地抽干问题。
可能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读者朋友,欢迎在下方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