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二战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二战爆发之前,美国曾经不遗余力得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对德国进行大力扶持,即便是法西斯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给人类造成了沉重的灾难,美国对德国的援助也依然没有中断,可以这么说,德国在一战后的迅速崛起离不开美国的鼎力支持。
但是当二战爆发之后,美国却站在了德国的对立面,选择与德国在战场上展开激烈厮*。
从一战后美国重点扶持的对象,到二战战场上美国的敌人,本文将着重从美德两国之间的矛盾入手,讲述一下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会选择与德国开战。
道威斯计划签订
德国在美国扶持下重新崛起,却损害美国利益,双方关系恶化一战结束后,美国通过《温斯洛法案》、《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等法案对德国进行大力扶持,除了归还战争中扣押的财产,还向德国提供大量贷款,仅1924-1931年间就提供了1380亿马克的贷款,帮助德国进行战后重建,偿还战争债务。
德国经济也因此得以快速复苏,德国工业在1929年已经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尽管德国很快就在1929年受到美国大萧条的连累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但在希特勒上台之后美国又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低息短期融资,还将大量黄金储备运往德国,给德国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1937年的德国
在美国的强力支援下,当世界各国还饱受大萧条困扰之时,德国却呈现出强势上升的趋势,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可谓鹤立鸡群。
到1938年,德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4.3%,超过法国和英国生产的总和;钢产量达2330万吨,居欧洲第一位;1939年德国的铝产量为19.9万吨,占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位;当时的德国是世界上人均拥有收音机数量最多的国家。
对外投资和贸易上,1929-1938年,德国对外投资急剧上升,由12亿美元增加到40亿美元。
1932-1938年,德国在保加利亚、希腊、匈牙利、罗马尼亚及南斯拉夫等国的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3至3倍不等,德国商品和资本基本控制了中欧和东南欧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命脉。
1933年5月,德、法、比、卢等国钢铁垄断组织又联合成立国际粗钢输出协会,从而恢复了国际钢铁卡特尔。在国际钢铁卡特尔和国际铝卡特尔中,德国垄断组织也分别拥有近五分之一的出口份额或股份额。
从1932年到1937年,德国商品输出仅次于英美达到世界第三,德国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德国又重新崛起成为欧洲大国。
大萧条中的美国
但德国的崛起却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美国的援助并不是无偿的,除了政治目的,美国希望德国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金本位,一方面协助美国构建美元霸权、排挤英镑霸权,一方面则用自由买卖外汇、收取贷款利息、甚至通过债务控制德国经济等手段从中获利。
但希特勒却说:“一个国家并不靠货币的表面价值来维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产,而生产才能使货币获得价值。生产才是货币的真正准备,银行保险箱中存满了黄金并无意义。”
因此当德国获得了大量的美元和黄金后,迅速重建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然后利用生产出的货物来偿还贷款和对外贸易,将振兴德国经济的经济负担巧妙地转嫁到西方各国的身上,同时停止“外汇自由”,斩断了金融炒家伸向德国马克的黑手。
而且德国还与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展开直接竞争,与美国争夺商业霸主地位,新兴工业优势和价格优势更是将美国打得阵脚大乱,1934-1940年间美国遭遇了尴尬的贸易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