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深邃苍茫的空旷景象,如此鲜活地展现在面前,使我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激动。紧紧贴着车窗,目不转睛地俯视着窗外的景色,遥遥的,有几孔朴素的窑洞,在深谷里,带了特有的陕北风格,越来越近地来到面前,随着汽车的行进,瞬间又消逝在另一个土坡后面。
到达延安时已近黄昏,入住延安粮贸宾馆。第二天清早,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雨中乘车,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央大礼堂,透过细如游丝的雨帘,依稀感觉得到它当年的雄伟,这就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礼堂内仍保留着当年的原貌,悬挂着会徽、红旗、标语,庄严肃穆。
在中央礼堂后面,有一排极其简陋的窑洞,每一排都带有一个院落。这里是当年*、*、朱德等*生活和工作的旧居。1938年11月,根据战事需要,*由凤凰山麓移居到这里,在此领导了军民大生产运动,制定了渡过抗日难关的十大政策,带领干部战士开荒种地、纺花织布。旧居里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将那段历史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依次走过几个窑洞,我发现窑洞平整的墙壁上都挖有一个墙洞,墙洞里摆放着老油灯。当年那些生活和战斗在这里的革命先辈,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读书、学习并获取前线信息,一代领袖*就是在这昏黄闪烁的灯火下,写下了《青年运动的方向》《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
*旧居旁是朱德旧居。1942年5月,朱德由太行抗日前线返回延安,协助*领导抗战,着重抓边区经济建设,并写下了《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他视察工厂,踏勘荒沟,指挥359旅开赴古木丛生、野狼成群的南泥湾屯田,经过不到3年的奋战,开荒达26.1万亩,使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原变成了米粮川。
在*旧居小院的中间,摆放了一架旧纺车。听导游讲,当年*曾带头学习纺线,他和任弼时还参加过中直机关的纺线竞赛,并以优异成绩获得“纺线能手”的称号。虽然如今展出的那架纺车不是周总理亲手使用过的,但仍然让人肃然起敬。
枣园是继杨家岭之后,中共中央辗转陕北开展工作的又一所办公旧址。在通向原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小路上,横贯着一条水渠。1940年4月29日,这条由边区建设局工程师丁仲文设计,群众集资、政府资助、八路军干部战士与当地群众共同修筑的裴庄渠建成并正式放水,渠长6公里,可灌溉枣园附近5个村庄的1400亩田地,保证了附近农民的粮食丰收,被当地群众称为“幸福渠”。
雨稍停的时候,我们刚要回转,一阵激烈的鼓点骤然响起,只见五六个陕北汉子身穿鲜艳的服装,腰束大红绸带,肩挎椭圆形的小腰鼓,正有力、急速、大起大落地挥动双臂,敲击着、跳跃着、旋舞着,呵,安塞腰鼓,这就是我倾慕已久的安塞腰鼓。我曾在一篇文章里看过对它的描写:“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冒着蒙蒙细雨,正午12点,我们终于登上了著名的宝塔山。站在宝塔山上凭栏眺望,延安的景色尽收眼底:土塬之上,群峰叠翠里,是一排排整齐的窑洞。山脚下高楼耸立,道路虽不很宽敞,却十分平坦,路旁的一排排杨柳在细雨中婀娜轻扬。屹立在宝塔山下的那座桥,不就是梦中的延河桥吗?桥下缓缓流淌着的,可曾是为革命将士洗落一身征尘的延河水?
无意中,一座烽火台从一座山岭隐约现出,映入眼帘。陕北曾经是几千年来历代帝王割据争战的地方,如今硝烟散尽,所有往事都已飘远,厚重的黄土地依然存在,雄伟的宝塔山依然巍峨,战马声嘶的年代却已成为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已然是一座风姿秀丽的小城。如今的延安人民,正发扬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将昔日贫穷荒凉的黄土高坡建设成为和平宁静的美好家园。
沼泽史诗
文<缪士毅
“红军不怕远征难”精品线路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夹金山红军纪念碑—阿坝州小金县达维会师遗址—阿坝州小金县两河口会议旧址—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碑园—阿坝州松潘县毛尔盖会议遗址—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会议旧址—阿坝州若尔盖县包座战役遗址—阿坝州红原县瓦切红军长征纪念遗址—马尔康市卓克基会议旧址—阿坝州黑水县芦花会议会址—甘孜州泸定县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住地旧址—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地—凉山州会理县会理会议遗址—凉山州会理县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凉山州冕宁县彝海结盟遗址、红军长征纪念馆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每当唱起这首《过雪山草地》,就会想起红军长征的革命壮举,想起爬雪山、过草地的动人情景。最近,我踏上了四川省红原县的土地,追访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草原。
红原——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196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县,由*总理亲自命名。红原县辖区面积840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红原大草原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四川省西北部,地处“大九寨”国际旅游腹心区,是连接九寨沟、黄龙、黄河九曲第一湾等著名景区的交通枢纽。如今,天南地北的游客慕名来到这片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原,追忆那段震撼人心的革命历史。
从红原县城驱车到瓦切镇,扑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草原,草原上散落着一群群牦牛。停车后,远远看见一块木头制作的牌子,凑近一瞧,只见牌子上写着“国家湿地公园日干乔”,并用中、英文介绍了公园概况。据介绍,日干乔大沼泽是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沼泽面积约12万公顷,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这个牌子旁边矗立着几块巨石,石上分别刻着“日干乔大沼泽”“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等红色大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刻着周总理题写的“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几个红色大字的那块巨石,游客纷纷在巨石旁拍照留念。从当地友人那里得知,“七根火柴”“红军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草原,这里也是电视剧《长征》的外景拍摄地。
这片沼泽草地人烟稀少,天气多变,时而寒流滚滚,时而暴雨倾盆,狂风、冰雹、风雪随时可见,气候相当恶劣。这不,此次来红原县的前一天晚上,这里就下过冰雹。可是,80余年前,这里却曾是中国工农红军过草地的中心地带,红军队伍在这里过草地、越沼泽,这片茫茫沼泽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红军的足迹。从草地泥沼走来,英雄的红军队伍用脚步画出了一条红色的飘带,书写了万里长征最悲壮的一段史诗。
沿着木头搭建的台阶,登上附近的一座小山丘,山丘上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身上刻着“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八大红色大字,在高原阳光的照耀下格处醒目。从纪念碑基座的碑文中得知,在穿越这片茫茫沼泽途中,因粮食、药品等物资缺乏,许多红军战士因饥饿、寒冷、伤病牺牲在草海、泥潭、沼泽中。此时,伫立在纪念碑前,追忆当年红军长征的悲壮历史,油然而生对红军战士的无限敬仰。于是,我轻轻地、缓缓地绕纪念碑走了一圈,向牺牲在这里的红军烈士三鞠躬,以表达对他们的深深敬意和怀念。
红旗不倒
文<沉洲
“闽西苏区·红色福建”精品线路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会议旧址及纪念馆—龙岩市上杭县*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龙岩市松毛岭战地遗址—龙岩市长汀县红色旧址群—龙岩市连城县新泉红四军“新泉整训”旧址群—龙岩市永定区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群—三明市宁化县革命纪念园—三明市清流县红军标语遗址—三明市明溪县革命纪念园—三明市尤溪县坂面闽中红军旧址—三明市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总政治部旧址—三明市泰宁县红军街—南平市武夷山市大安红色首府旧址—南平市邵武市中共苏区闽赣省委旧址、东方县委旧址
前些年,应出版社之约,撰写一本图说武夷山的书籍,收集材料时,知晓福建省武夷山市(前身为崇安县)曾经属于闽西中央苏区核心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北苏区首府便设在今天的洋庄乡大安村。
后一年暑假,带孩子去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大安源景区度假,车行途中路过大安村,顺便停车游览。那天不是节假日,红军街一派安宁恬静。进入红军广场,一侧白墙上有一溜连环画式的壁画。看后知道,方志敏曾率领红十军两次入闽作战,先后攻占了县域内的赤石、星村两镇和浦城的一些地方,打破了敌人“围剿”,对闽北苏区的巩固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前不久,我到闽北参加笔会,是大安红军后代张老师给大家作讲解,她已经为闽北红色首府陈列馆做过20年义务讲解员。大安苏区史料少,她的讲解内容多为日积月累收集整理而来。
面对陈列馆里的实物和图片,张老师娓娓道来:1931年9月至1935年2月,大安是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是闽北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当年,闽北分区下辖地域很广,包括闽北全境、闽东北部、赣东北部和浙江边缘地带17个县的苏维埃政权,在中央苏区历史上举足轻重,曾经被*赞誉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
大安能成为闽北分区红色首府,离不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里群山环抱,山高林密,西枕“华东屋脊”黄岗山,西北面临分水关,是联通闽江、信江两大水系的咽喉通道,也是进出福建的重要关卡。
跟随张老师,我们走街串巷。从一座座旧屋大门旁的木牌上,我们看到了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司令部、土地部、财政部、教育部、国民经济部、工农检查部、银行、合作总社、邮政总局、苏维埃妇联会等十来处旧址。
张老师告诉我们,大安村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据统计,当年大安有310人参加红军游击队,大部分年仅十四五岁。新中国成立初期,全村还有老红军、老游击队员、老苏区干部、老接头户40多人,无愧为“红旗不倒”重点老区。
张老师把大安苏区革命史结合当地乡土文化,编写成教材,在大安小学以故事形式讲授。她说,作为学生,必须深刻了解自己的家乡,知道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自己的祖辈曾经怀揣着怎样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在她的讲述里,80多年前的闽北苏区首府在大家面前鲜活了起来。
红色椰岛
文<曹燕
“天涯海角·红色椰岛”精品线路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海口市琼山区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定安县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万宁市六连岭革命遗址—五指山市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三亚市梅山老区革命烈士陵园
五指山是位于海南岛中部腹地的海南省第一高山,因峰峦起伏成锯齿状,形似五指而得名。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双手接过红军的钢枪,海南岛上保卫祖国……”一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传遍大江南北。民间对五指山的赞美还有句话——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
五指山主峰由西南向东北排列,先疏后密,其中“二指”为最高峰,山脉延伸广阔,遍及五指山、琼中、保亭、陵水等市县。五指山市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又被称为“翡翠山城”。
谈到海南的红色旅游,“23年红旗不倒”是当地人提及最多的一句话。1927年9月,全琼武装总暴动揭开琼崖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序幕,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琼崖纵队最后配合渡海部队登陆作战,于1950年解放海南岛,“孤岛奋战,23年红旗不倒”。
1940年11月,中共中央*处明确指出:“五指山脉一带山地,将是我们长期抗战的可靠根据地。”1947年,中共琼崖特委开辟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使得白沙、保亭、乐东这些有着悠久革命传统的旧有根据地连成一片,对海南人民革命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贵村是一个黎族村寨,村口的石碑上写着“毛贵功臣村”。1948年秋至1949年夏,琼崖区党委和琼崖纵队司令部在这里策划和指挥了海南三大攻势,并迎接渡海部队解放海南岛,这里因此被誉为海南岛的“西柏坡”。
王秋荣是琼崖纵队的老队员,多年前我见到他时,他穿着一身绿军装。那个年代惊心动魄的往事,经过岁月的沉淀,化作他朴实的一句:“那个时候没有饭吃,所以跟着王国兴闹革命。”王国兴是带领当地黎族同胞不断奋起抗争的革命者,在当地很受敬重,王秋荣说:“因为王国兴姓王,后来我们就都姓王了。”王秋荣对革命年代最深刻的印象是,到处都是原始森林,根本没有路,人们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没想到今天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村外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以原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为依托,园里修建了一座纪念碑,碑高23米,象征着海南“23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
在五指山,自然的馈赠特别慷慨。当地黎族女性熟悉热带雨林里的各种野菜,例如“革命菜”,又称为“马兰菜”,当地人说:“为什么说琼崖纵队23年红旗不倒,当时都吃的这个菜,摘了又会马上长出来。”雨林里还有面包树,树干粗壮,叶子大而漂亮,上面结着硕大的果子,那也是“23年红旗不倒”的补给。如今,这里的一切都蓬勃着,郁郁葱葱、生生不息。
红岩足迹
文<唐红生
“踏寻红岩足迹·感悟红岩精神”精品线路
重庆市渝中区《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渝中区周公馆—渝中区桂园(1945年,*、*等在国共两党谈判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渝中区化龙桥街道红岩村(红岩革命纪念馆、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沁园春·雪”广场)—渝中区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渝中区特园(抗战时期中共及各民主党派活动的重要场所)—沙坪坝区渣滓洞集中营—沙坪坝区白公馆监狱旧址—沙坪坝区蒋家院子(叶挺将军被囚处旧址)—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沙坪坝区红岩魂广场及陈列馆
重庆歌乐山,因大禹治水,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夏日,我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抵达歌乐山麓的渣滓洞集中营。
渣滓洞原是小煤窑,因煤矸石含量多,故称渣滓洞。这里三面环山,前临深沟,位置极其隐蔽。于是,国民党军统局将其霸占后改建成监狱。
站在高处往下看,山坳里的监狱像一座大大的四合院,高高的围墙上架设了一米多高的铁丝网,一看便知戒备森严。监狱分为内、外院,外院是办公室、刑讯室,内院则是关押革命者的牢房。刑讯室内陈列着手铐、脚镣、烙铁、老虎凳等数十种刑具。这些沾满革命者鲜血的刑具,如今布满灰尘,锈迹斑斑,却掩盖不了反动派的累累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