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怡然自得210
身为一个对汉服有过兴趣,做过了解,但是没有真正入坑的人,这个题目本来是不敢写的。但是昨天打开值得买,发现推送了一篇《和服游京都》的文,可能很多人对和服、汉服的区分并不明确,前几年也有不少新闻说,着汉服上街的妹子们被当作穿和服。这篇只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历史上的服装,毕竟我们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及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幸存的一个,还是有很多光辉灿烂的历史的!
下文图文来源主要为“汉服吧”、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以及淘宝。有侵必删。
一、汉服简介
1、汉服历史
《礼记·深衣》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商周开始就有丝织品,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而汉代丝绸之路的兴盛,和等级制度逐渐的严明,使得汉服发展到一个高峰期,但是贵族和平民的服饰还是有本质的不同,平民以便于劳作为要。魏晋时代汉服以飘逸为特点,而到了唐代,日常多着胡服,大型节庆和祭祀场面着汉服,设计趋向于圆润华美,也吸纳了很多外来服饰的元素。宋代尚务实朴素,多着显现身体修长之衣,后期也出现了窄袖长衫。明朝开始,棉花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也带动了各种披风、夹袄的流行。
实际上汉服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但是我们为什么提的最多的,还是汉代、唐代、宋代和明代,因为这几个朝代是我国比较发达的、统一的朝代,服装的发展也是百花齐放,穿这些朝代的汉服,很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
公元1645年8月29日(清顺治二年七月初九),满清政权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汉服自此消亡。大家更了解的,估计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滑稽的是,清灭亡后,一群遗老遗少还舍不得辫子。
2、汉服的基本结构
总的分为头饰、上衣、下裳、鞋、佩戴饰物。
1.头饰分为冠、冕、牟,由于古代男女头发均较长,需要束发,束发后还需要横插一根较长的笄(所以及笄之年也特指成年)。又由于贵族才能戴冠,故诗云:“当年冠盖满京华”,意指权贵。
庶人一般就把劳动时候擦汗的布巾戴在头上,为帻。戴有帽顶的帻可以不用带冠。
没冠冕以前的头衣就是帽,有侧帽风流一语,意即帽子戴歪了,但是人好看,所以引领时尚潮流。一般人是不行的。
2.上衣必右衽,左衽为亡者着衣。
3.裳特指裙,着裳腰间需束带,称为绅,搢绅即把上朝时所执手板插在带间,后演变为缙绅,意指仕宦。
这里要问一个问题:古代人穿裤子吗?穿!古代的裤子叫“绔”,是套裤,主要作用是御寒的,是开裆的。有裆的裤子叫裈,形似后世的短裤衩,便于劳作。
4.鞋叫屦,主要有麻屦、葛屦、皮屦、丝屦、韦屦等,刘备就是卖草鞋的,皮屦来自少数民族。木屐也是中国产物。可能有些值友的奶奶还会纳千层底哦。
5.佩戴饰物,主要是玉器。玉器早用于祭祀、外交、社交等,古代多以玉器比君子,可见玉器地位之高。妇女着环佩居多。
有人想象写过“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李白是个剑侠,应当是佩剑的。佩剑是有身份地位的象征。屈原就写过:“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像汉武帝时候打击游侠,严禁私自铸铁,就相当于现在勒令美国人不能持枪。不过到唐代,游侠儿又多起来了。
读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罗贯中杜撰过,诸葛亮赠司马懿女装一套,挑衅其出战。但是实际历史上,男女在服装上差别不大,唐宋后妇女方多着裙,男子以袍(长袄)为常服。
安九的《礼仪之邦》镇文。
二、汉代服装
汉代的礼仪制度因循夏商周三朝,而服饰尚秦,染织、刺绣和金属工艺技术也有所发展。女子服饰以“上短下长”为要,上衣之裙只到胸部并且窄小,袖子宽大,下面裙摆可拖地,即所谓“窄衣大袖”。汉代女性衣裙最著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汉朝女子每层衣服的领子必须露出,层层叠叠可以超过三层,名曰三重衣。日本平安时代的十二单,就是从中国学过去的,由于有12层衣服,穿脱都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一般仅无所事事的贵族小姐穿着。不过日本大规模派遣使节来中国学习,要到唐代了。
对《大汉天子》还有印象的,应该对汉代服装比较了解了。汉代男女皆着深衣,分为直裾和曲裾,区别主要是曲裾会绕到背后交叉。曲裾是汉代的特色服装,后面的朝代衣着均更为简洁。
曲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