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第二代可可科研人员王庆煌在观测可可果实发育状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王庆煌团队还开展可可树密植试验,研究在椰林和槟榔地里套种、间作种植可可等技术。随着这些技术的成熟,海南岛东部和南部的一些地方开始推广种植可可。
赖剑雄见证了海南可可产业发展的高峰与低谷:随着“百万亩椰林工程”的实施,到2002年左右,海南可可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保亭、乐东、三亚、五指山等市县都种。但好景不长,几年后,由于当时人们的消费水平跟不上,加之深加工体系不健全,可可豆没有销路,许多农户砍掉了可可树,全省可可种植面积迅速萎缩至2000亩左右。
“那时候的科研,多是纯科研,跟市场不挂钩,在失落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农业的,要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赖剑雄说。此后,中国热科院香饮所的科研人员改变以往把绝大部分精力用于可可产业链前端——种植环节的工作模式,开始向深加工领域挺进。
新一代:立品牌
放眼全球对接市场
打造可可原产地品牌
2012年,“80后”李付鹏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工作。面对全省仅2000亩的可可种植面积,他及其他新一代科研人员没有气馁或懈怠,他们寻找新方向继续展开技术攻关。“前辈不放弃,我们也一定要坚守,这是一种历史责任!”李付鹏说。
新一代可可科研人员李付鹏在开展可可杂交育种工作。
老一辈科研人员在兴隆热带植物园种下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老可可树,其中有不少优良品种。李付鹏等新一代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继续研发可可种苗繁育技术,根据种子本身特性、地域特征和市场需求,分不同方向育种。他们将传统的实生育苗模式,转变为嫁接繁育和成龄树嫁接换种,为可可新品种推广和可可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他们系统开展可可核心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性性状等鉴定评价,获得宝贵数据5200多项。他们研究制定了完善的可可种质资源描述评价技术体系,系统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25份。继“热引四号”后,他们相继选育出“香可16号”等12个优良品系。
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秦晓威,积极做好可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评价等工作,他关于可可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一篇论文引起了比利时皮尔·马可里尼巧克力品牌团队的注意,这也间接促成了海南原产地可可豆首次出口海外。
李付鹏从2020年起接任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可可研究中心主任一职,扛起了中国可可产业发展的重任。
“我们这一代人要抓住机会!”李付鹏说,从2019年开始,中国热科院香饮所每年举办可可文化节,通过办节的方式将科研端、种植端和市场端联结起来,放眼全球、紧贴市场需求进行技术更新和产品研发,打造海南可可原产地品牌。
也许,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巧克力是味道甜腻、却没有灵魂的工业制品。当下,这种刻板的印象标签,正在随着日渐盛行的原产地精品巧克力(Bean to Bar)的出现慢慢转变——那是一种具有原产地风味,能给你的味蕾带来有趣“旅行”的味道。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可可文化节暨可可产业高峰论坛在万宁兴隆举行。论坛上,精品原豆巧克力品牌KESSHō珂珂琥的创始人王倞和丈夫马克和大家分享他们与海南可可的情缘。
王倞和马克。
王倞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马克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是什么样的机缘让这对“学霸夫妻”沉浸在可可的世界里?由他们烘焙制作的海南可可原产地巧克力,味道有什么不一样?海南日报记者对夫妻二人进行了专访。
王倞在制作甜品。
从零开始舌尖上的探索
“让世界通过巧克力更多地了解中国”
眼前的王倞,戴着黑框眼镜,说话时声音柔柔细细的,微瘦的身子里却蕴藏着大能量。
12年前,王倞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家战略咨询公司的商业分析师,随后跨界进入烘焙行业。2019年,她和丈夫一起创办了精品巧克力品牌KESSHō珂珂琥。她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巧克力行业的“小学生”,虽然遇到了许多不可预知的困难,但一直在探寻巧克力世界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