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大学教授扶贫的感受,扶贫过程非常辛苦,但是下面的回复,基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你放下优渥的工作生活环境,离别亲人,住到条件那么差的农村,真是辛苦了。另一派认为,你除了挣着自己的工资,每年还有3、4万的补贴,多好啊,还叫什么苦。我觉得,除了心理扭曲,在网上故意找茬的键盘侠,这两派人从自己的出发点都有各自的道理,那么谁更接近正确呢,那就涉及到“感同身受”这个成语。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也是一种共情能力的表达。
世界上最近的距离莫过于感同身受了,这是心灵的高度契合,是真正的知己。古今中外那些遇到真正知己的人,可以同生共死,正因为知己难求,所以那些佳话也广为流出。类似伯牙子期的故事让人千古咏叹。但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也是感同身受,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亲兄弟死了亲爹娘,两个人的感受也不见得完全相同。赵本山的一个小品把这个情况刻画得入木三分,赵本山扮演的心理医生,接待了扮演病人的范伟两口子。主要情节是范伟中了大奖,当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立马休克。赵本山立马抢救,给他做心理辅导,你应该怎么想,怎么看,怎么理解说得头头是道。当范伟经历一番生死站起来后,为了感谢赵本山,说我的大奖分你一半,作为心理医生刚才还叭叭叭劝人的赵本山不也立马休克了吗!这才是感同身受。所以现在就算你最好的朋友,经历了大喜大悲的事情时,你能轻飘飘的说出感同身受这个词吗,你是不是能真正做到陪她疯陪她傻呢?
那么感同身受真的就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状态吗?其实我们就算做不到百分之百,但也可以无限接近它。这需要你很宽的知识面,很多的阅历,以及一颗敏感善良的心。回到开始的那个扶贫的例子。那个大学教授,年薪几十万,住在大城市,衣食住行各项条件都非常优渥,每天面对的学生、同事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现在知识就等于财富,他可以在闲暇时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人脉搞创收,收益很可能比自己的工作要高上好几倍,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啊。在这个前提下,他放下一切,住到贫困农村,衣食住行相对于他原来的条件仅能维持生存。每天面对的是没什么文化的贫困农民。这里交通不便,缺医少药,甚至好多扶贫干部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请那些还有良心的人,摸着自己的良心想想,两相对比,就让你在那住着什么都不干,你愿不愿意。更何况每天还要面临繁重的工作,巨大的压力。好好体会这些,你就能接近感同身受了。
但是如果你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干着繁重的劳动,受着老板的呵斥,年收入3、4万,也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生活的,你当然就会理直气壮地发出“这算什么”的驳斥。但是明白人能够看出你这是井底之蛙的见识。而原因就是你没有体验过或者见过高层次的生活,说到这里有人又要埋怨社会不给自己机会了。其实说句良心话,在我国从八零后开始,越往后你越不能埋怨社会,因为我们的政府,每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满足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大家的出身可能有巨大的差别,但政府都力图保证你能够接受教育,结果就看你的努力了,因为每年都有寒门学子飞出鸡窝变凤凰呀。还有好多文化不高,出身也不好的人,通过艰苦创业,成为成功的小老板、中老板、大老板的。就怕在别人努力的时候,你在玩,上网打游戏,刷视频或者醉生梦死,当别人成功了,你又抱怨社会。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要收获,先看看你在怎么播种吧!
大家好!我是尘世抛砖。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得出真理,我的本意就是抛砖引玉。请关注我,以便及时看到更新。对于今天的话题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留言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