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的由来和意义,柳树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9 20:52:05

今天早晨愚夫碰见一颗柳树,树干很粗,树干下方盘桓些一些树瘤。愚夫由此联想到“柳树”一词的来源,在此说与诸君。

“柳”这个字很明显是个形声字,从木卯声。而“留”字则也是卯声字。因此,“柳”和“留”在音理上存在通假的可能性。而树瘤的“瘤”又是从“留”得声的字,因此,“柳”和“瘤”在音理上也存在通假的可能。准此,“柳”“瘤”“留”并一声之转。这是它们在声音上的联系。如果它们仅仅在声音上有联系,那也不能就说它们有必然的意义联系。愚夫之所以会把它们联系起来,还在于“柳树”树干很容易生“瘤”,就是一个一个的圆疙瘩,那么柳树的命名和瘤子的存在,应该不是偶然的巧合。愚夫认为,柳树的命名来源,很大一方面来自于它的树干容易产生树瘤。因此,“柳树”实际上是“瘤树”的同音假借。而“柳”和“留”的关系,涉及到了柳树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意象问题。

愚夫上一段讲到柳树之“柳”来源于其树干常见的树瘤之“瘤”。而“柳”和“留”的关系涉及到古代文学史。我们知道,柳树作为一种文学意象,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存在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作品。通过《诗经》的渲染,柳树逐渐成为分别时对亲人不舍的意象。“柳”就是“留”,“留”就是留下来。在唐诗中,凡是出现“柳”这一文学意象的,在送别诗中往往寓意“留下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