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的朋友都觉得十分狼狈,但苏轼的心情丝毫没有被突来的风雨影响,他想:大雨既然已经来了,一路途也没有避雨的去处,还不如坦然面对这突来的风雨。不一会儿,云开雨霁,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就像沿途的一个小插曲,看到自己在风雨中竹杖芒鞋、一蓑烟雨的情形,苏轼不禁回味良久,于是他写下了一首《定风波》的词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诗人坦荡旷达的人生态度的自我表白,一边是风雨之中料峭的春寒,词人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风雨之后的斜阳晚照,词人又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起起伏伏,在兜兜转转中追寻那一份安放心灵的沃土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
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还会有什么区别呢?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
这首《定风波》或许能看出苏轼在黄州期间的人生际遇与精神世界。如要说最能体现苏轼在黄州初期的精神世界,他接下来写的一首《浣溪沙》可以说将苏轼爱黄州的种种情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这首词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比起苏轼“沙湖遇雨”的故事也不遑多让,而且这个故事也是由“沙湖遇雨”引起的。原来,由于苏轼在黄州从事忙碌的农事活动,加之在沙湖购买田地的途中着了风雨,不久他的左臂隐隐疼痛起来。因为苏轼要从事农事,左臂的疼痛让他一时无法正常劳作。
朋友告诉苏轼,离黄州城不远的蕲水(今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有一位叫庞安常的医生,他医术高明,有妙手回春的本领。于是苏轼来到庞安常处寻求医治。
庞安常医术精湛,针灸尤为一绝,他轻财重义,博古通今,是远近皆知的名医。庞安常医德高尚仁心爱民,为病人看病,腾出自己房屋当作诊疗室,常常数十上百人不断,病人病愈之后方才离去。非常遗憾的是,庞安常为人治病手到病除,自己却因为小时候患病而失聪,无法治愈,从此失去了听觉。
庞安常虽然失聪,但颖悟绝人,苏轼来到庞安常的诊所,他们用纸笔交流,苏轼在一首诗中曾这样说庞安常“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庞安常对症用药,用针灸疗法为苏轼治疗臂疼,经过几天的针灸治疗,苏轼的疼痛得到缓解,如先前一样能从事体力劳动了。
这样一位仁医,显然与苏轼志趣相投,两人一见如故,从此成为莫逆之交。或许是因为相同的人生际遇吧,为什么这么说呢?试想一下,苏轼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来到黄州又面临贫病交加的人生境遇;庞安常医术精湛,却后天失聪。这样在这样的情境中相遇,在这样的时空下,他们以医生和患者的身份的相遇,对彼此多了一份同情,也多了一份好感。
苏轼在纸上写下一行字:“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两人相视大笑。从这行文字中也可以看出,苏轼对庞安常这样一位失聪的名医,是报以深切的同情和热情的赞赏的。
苏轼病好后,两人相约同游位于蕲水的清泉寺。距蕲水城外约两公里的的清泉寺,寺东有泉水,出自石壁间,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甘冽,因名清泉寺。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水西流,溪旁多兰花,故名“兰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