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现藏故宫博物院
汝窑弦纹三足樽风格古雅,器形仿古。早在战国中期就已经出现了铜樽这种造型,汉晋时期筒形三足樽特别流行,青铜樽数量最多,也有漆樽、玉樽、陶瓷樽和滑石樽等质地的。隋唐时期这种器形式微,两宋时期这种樽主要见于瓷器。除了汝窑,定窑、南宋官窑也烧造这种形制的三足樽。
北宋定窑白釉弦纹三足樽,现藏故宫博物院
这种器形在文物定名中出现多种名称:樽(尊)、奁和炉,这三种名称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称其为樽,是因为造型源自战汉时期的樽。经孙机先生考证,出土文物上的铭文“温酒樽”不是热酒的樽,而是盛“温酒”的樽,“温酒”是反复重酿多次的酒。樽是盛酒备饮的容器,比杯、觞较大,宴饮时置于座前,用以斟酌。
而奁应是沿用宋人的命名。樽的名称到宋代已不传,北宋学者吕大临在《考古图》中把庐江李氏所存酒樽定名为“凤奁”其名称流传后世,至今还有沿用。宋人一般把这种筒状三足樽称呼为奁,大维德基金会所藏汝窑天青釉弦纹三足樽名为“奁式炉”也是因此而来。
称其为炉,主要原因是这个器物的功用是香炉。宋人焚香之事大盛,陆游《斋中杂题》:“棐几砚涵鸲鹆眼,古奁香斮鹧鸪斑。”诗中的鹧鸪斑是一种十分名贵的香料。《宣和博古图》中“周四神奁”的阐释“昔丁度以奁为香器”可推断陆游诗中的古奁应是仿古樽式香炉。三足樽敞口、无盖的特点也符合宋人小室熏香的需求。
02
臂 搁
在之前的推送中我们已经陆陆续续介绍了一部分文房用具,这次在宋仁宗的桌案上我们发现了一个长条状的拱形器物,就放在镇纸旁边。它长得很像镇纸,又略有不同。
这种文房用具叫“臂搁”,臂搁又称腕枕、臂格、秘搁,是古代中国文人用毛笔书写时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房用具,一般为长条状的拱形,上部弧凸以利于置腕,下部内凹以防压字。
臂搁的出现与古人的书写用具和书写方式有密切关系。古代文人书写时,悬腕自右向左竖书,稍不留意,手臂或衣袖极易沾到到刚写完的字。如果把臂搁放在臂下,就不会沾字墨,同时防臂上汗水渗到纸上,有时还可当镇纸用。臂搁由此成为古代文人的必备之物。
臂搁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准确的说法。北宋后期诗人谢薖在《次韵郄子中所藏笔几》诗中写道“小琴承臂笔纵横,章草真行随所欲。”这是对臂搁的较早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