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刚过,阿里云就放了一个大招——
今天(2月29日)上午,阿里云发布通告,宣布全线下调云产品官网售价。这次降价涉及计算、存储、数据库等在内的100多款产品,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最高降幅达55%,属于阿里云历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
阿里云的这次降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要知道,他们上一次核心产品全线降价,也就发生在10个月前,距今还不到一年。
那么问题来了,新年伊始,阿里云就举起了降价大旗,他们到底是要闹哪样?别的云厂商,包括小菊小鹅小翼小移小东小度小U们,会跟进吗?
说到这里,其实小枣君最先想到的,是去年年底的“下云”风波。
2023年10月,X(原Twitter)的工程团队发帖宣称,其在被马斯克收购后,对X的后台进行了很多改进。最重要的改进,就是——“下云”(Cloud Exit)。
该团队表示,通过优化X平台对云服务提供商的使用,将工作从云端转移到自己服务器,每月的云成本降低了60%。
无独有偶,37signals公司的高管David Heinemeier Hansson也表示,自家公司已经全面完成了“下云”,预计未来五年内将节省高达700万美元。
相关言论一出,引起了整个行业的震动,也掀起了激烈争论。有的人表示赞同,也有的人表示质疑。很多原本打算上云的企业,也开始犹豫起来,举棋不定。
但是,作为ICT行业老司机,小枣君可以明确告诉大家——
全面上云,一定是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也是绝大部分用户的必然选择。X和37signals的案例,有其特殊原因,不能随便复制。(具体是什么原因,后面会给大家解释。)
我为什么会这么肯定?
别急,接下来,我就基于自建机房(IDC)和上云(公共云)这两种方式,给大家做个详细对比,证明我的观点。
█ 上云,到底有什么好处?
在行业内,我们通常会将成本分为CapEx和OpEx,即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
先看CapEx。
自建机房,首先要申请立项,完成环评、可研等审批流程。
审批通过后,需要购买或租用土地,然后进行土建施工(包括装修)。
场地OK之后,要开始购买硬件设备(服务器、存储、路由器等)和配套设备(空调、电源等)。
设备到货之后,要进行安装和调测,还要进行强弱电布线等工作。
等一切工作都结束,终于可以验收交付,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