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历经八百余年,传承悠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五十五年,“诸腔并奏”的徽班在京城站稳脚跟,至道光、咸丰年间,徽班主要声腔西皮、二黄吸收昆曲、京腔、秦腔、汉调等声腔的唱腔、剧目和表演艺术精华,并逐渐北京化,形成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师社会相对安定,京剧艺术受到清廷帝后的大力提倡,因此得到迅速发展。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俞菊笙、余紫云、时小福、陈德霖、王瑶卿、何桂山、萧长华等名家辈出,尤其是谭鑫培和王瑶卿在继承前辈艺术基础上对京剧生、旦行做了创新发展,为开创民国时期京剧高度繁荣打下了基础。
民国时期,涌现出以杨小楼、前后四大须生、四大名旦,以及上海的周信芳、盖叫天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演员,在他们的努力下,流派艺术繁荣,京剧发展至鼎盛。其间,梅兰芳、程砚秋出访日本、苏联和欧美,将京剧艺术传播到域外,使中国独特的戏剧文化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也促进了中外戏剧的交流和互相借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思想指导下推行戏曲改革,整理修改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三者并举”,京剧舞台艺术出现了较大变化。文革时期,京剧样板戏占据了舞台。新时期以来,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对戏曲艺术的弘扬和发展,社会文化思潮趋于多元化,京剧艺术勃发新的生机,也面临新的挑战。
在1876年3月2日,上海《申报》的一篇文章中首次使用了“京剧”的名称,从此产生了“京剧”这个名字。
清朝乾隆末年,徽州(今安徽黄山市)地区多富商,当时流行听戏,他们就积极组建专属于他们自己的戏班,称之为徽班。1790年,乾隆帝80寿辰,以艺人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为乾隆帝祝寿演出。《扬州画舫录》记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后世并称为“四大徽班进京”。在徽班之后,秦腔、汉剧也纷纷入京,形成徽、秦、汉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京剧形成的初期,有过“皮黄”“二黄”“京调”等称谓。而最先把它称为“京剧”的,反而是南方的上海人。1876年3月2日,上海《申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图绘伶伦》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说道:“京剧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俗呼为‘台柱子’。”实际上,文章作者使用的“京剧”一词,并不是专门的创新。根据考察,很可能是在当时上海人的口语中,“京剧”这一词汇已经流行。然而,虽然《申报》这篇文章中出现“京剧”一词纯属偶然,但它确确实实是“京剧”首次见诸于文字的记载,从此后,也就诞生了“京剧”这个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