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藻类起源与发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3 16:09:31

藻类可由一个或少数细胞组成,亦有许多细胞聚合成组织样的架构。丝状体可分支,可不分支,有些藻类是单细胞的鞭毛藻,而另一些藻类则聚合成群体。绿藻类的松藻属由无数分支丝*织缠绕而成,部位不同的丝体形态和功能亦异。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主要水生,无维管束,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型大小各异,小至长1微米的单细胞的鞭毛藻,大至长达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权威专家继续将藻类归入植物或植物样生物,但藻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也没有维管束。

藻类可由一个或少数细胞组成,亦有许多细胞聚合成组织样的架构。丝状体可分支,可不分支,有些藻类是单细胞的鞭毛藻,而另一些藻类则聚合成群体。绿藻类的松藻属由无数分支丝*织缠绕而成,部位不同的丝体形态和功能亦异。

藻类虽然主要为水生,但无处不在,分布范围从温带的森林到极地的苍原。某些变种可生活于土壤中,能耐受长期的缺水条件;另一些生活于雪中,少数种能在温泉中繁盛生长。

藻类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藻类起源与发展(1)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中国历史中第一次出现藻的记录,是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诗经·国风·采苹》记载: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经·鲁颂·泮水》记载:薄采其藻等。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对藻有了认识,并主动采集。

藻类的概念古今不同。中国古书上说:水草也,或作藻。可见在中国古代所说的藻类是对水生植物的总称。在中国现代的植物学中,仍然将一些水生高等植物的名称中贯以藻字(如金鱼藻、黑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来源于此。

与此相反,人们往往将一些水中或潮湿的地面和墙壁上个体较小,粘滑的绿色植物统称为青苔,实际上这也不是现在所说的苔类,而主要是藻类。从古至今不乏有人对藻类知识感兴趣,那么藻类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呢?

藻类时代是地球生命史的起源

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宙、代、纪、世分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太古宙和元古宙。

藻类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藻类起源与发展(2)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陆地基础,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复杂,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个宙,远古宙。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继续发生强烈变化,某些部分比较稳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现。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出现。地层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

因此可以推定元古宙已经有了能够自营光合作用、独立繁殖的蓝绿藻类,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大发展。在茫茫的海域中,除去单细胞的蓝绿藻外,还有漂浮于海面的藻丝,堆积在海底并形成馒头状的藻类叠层石;卵形的藻灰质结核也随波滚动在海底,所以,元古宙可说是藻类时代。

为什么远古宙可以被称为藻类时代,还有一个原因。早期地球大气的成份与今天完全不同,游离状态的分子氧非常稀少,也没有能够阻挡宇宙辐射的臭氧层。强烈的紫外辐射直达地表。为避免紫外线的侵害,最初的地球生命只能栖身于深海之中。

海洋成为早期地球生命的摇篮。距今约28亿年前,海洋中诞生了一类被称为蓝绿藻的生物。与几亿年前的祖先相比,蓝绿藻多出了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这是地球生命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蓝绿藻的光合作用不仅为自己提供了能量,更改善了地球大气的成份。随着大气中氧含量的增加,生物的有氧呼吸成为可能,逐渐形成的臭氧层也阻挡了绝大部分来自宇宙空间的紫外辐射,为以后陆地生命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藻类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藻类起源与发展(3)

在距今10亿至20多亿年前的地层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由高价铁离子构成的条带状铁建造。经研究发现,条带状铁建造是由光和微生物周期性地释氧引起亚铁离子氧化为高价铁离子而沉积形成的。

高价铁离子只能在氧含量相对较高的环境中形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地球大气成份的改变,也成为藻类光合作用的间接证据。蓝绿藻死后,躯体与泥砂混杂,形成独特的层状叠层石。在今天地球的海洋中,仍然还有新的叠层石正在生成。

海洋中独特的藻类植物都有哪些

据统计,海洋中生长着一万多种植物,而其中绝大部分是藻类。这些藻类主要有绿藻、黄藻、金藻、褐藻、甲藻、硅藻、红藻、蓝藻与眼虫藻等。海带和裙带菜便属于褐藻类的植物。海洋中的褐藻类植物首推巨藻最为高大。巨藻一般高达100米左右,最高可达500多米,陆地上任何树木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巨藻高大且柔软,它在海水中亭亭玉立,随波摇曳漂浮,远望仿佛是一片褐色的海上草原巨藻生长速度之快,也是这个王国中所独有的,它每天可长高30厘米,最快达90厘米,一年后可长成70~80米的巨体,每棵重达180千克。

其再生能力也很强,每隔三个月便可收割一次,一次收完,又长第二次,而它的寿命长达10年以上,且子孙连绵绵不绝。巨藻营养价值高,经济价值也很好,并且对保护海岸、码头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藻类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藻类起源与发展(4)

海洋中的红藻类植物以海人草产量最高,它广泛地分布在热带浅海中,呈暗紫红色,离开水干燥后,便变成绿色或灰色。海人草喜爱在风大流急的海中生长,它是治疗蛔虫的特效药,主治小儿疳积,以及驱除鞭虫、绦虫等。附着在海湾、岸边及河口、潮间带岩石上的紫菜,是红藻中的一种,它们的藻体呈薄膜状,下端有许多假根状的圆形固着器。

海洋中的蓝藻,由于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藻红素,故呈淡红色,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海水便也变成了红色。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多半是一些单细胞藻类,主要有硅藻与甲藻。它们繁殖能力强,且数量大。海洋中的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的生存和发展,都要受到浮游植物的制约。

浮游植物是海洋动物的主要饵料之一,但其繁殖过快过盛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其中赤潮现象便是其例。海洋植物中的小球藻借助自身细胞分裂,或在细胞中长出似亲孢子来进行繁殖,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它在昼夜间即可产生两至三代,一天内体重可以增加百倍以上,这是任何陆生作物都不可企及的。

藻类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藻类起源与发展(5)

小球藻体型小,繁殖方法简单,生长速度快,所含的蛋白质异常丰富,特别是其中的氨基酸、不饱和油酸、葡萄糖、果糖都很适合人类食用,有着人工鸡蛋水中猪肉的誉称。近年来,经科学家们研究,还将它作为太空粮食,在太空中生产,作为未来宇宙食品。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大,江河,湖海面积也大,海岸线长,沿岸地形复杂,藻类植物种类繁多,产量巨大.藻类植物和人类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与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多了解藻类的相关知识,就会更明白藻类对人类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藻类的起源》

《藻类的冷知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