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电脑绘思维导图
【二】《石壕吏》杜甫别了新安,继续向西,到了一个叫做石壕村的地方,天渐渐黑了下来,只得到村里找了一户人家歇息了下来。
或许是从新安过来的路上,他看到了更多民不聊生的景象,内心愈发的沉重,已经没了新安时的那种稍可劝慰别人的心境了,所以半夜里,石壕的小吏们来拉壮丁的时候,他已经没多少好心情了。
一开篇就是一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在新安的时候,杜甫心情不是很差,还叫“点兵”,这个时候再也不那么柔和平静了,而是直接来了个“捉”字。把石壕吏的手段表露无遗,白天找不到人,晚上趁人不备的才来捉,可见心思狠,不是找,不是拉,而是捉,手段毒。
这个时候的杜甫,不再“借问”,也不再“劝慰”,甚至连面都没有露,只是靠听来揭露和批判这个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景象。
县吏如狼似虎,嚣张蛮横,老妇人轻轻诉说,句句都是血泪的控诉: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三个儿子都去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按说这个家已经尽到了公民应尽的义务了,可是为什么还不放过我们?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无论如何也上不了战场了,剩下儿媳和自己,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得,衣不蔽体,又怎么能跟你们走。想想老婆子确实无牵无挂的,还可以给士兵们煮一下饭。
手绘《石壕吏》
终于,夜安静了下来,但是杜甫的耳里却有人的细微哭声,那应该是老妇的儿媳因为婆婆的离去而伤心难过吧。等到早上杜甫再出发时,就只见逾墙走的老翁,而不见的老妇,真的是被县吏们拉走了。
连妇孺都不放过,这场仗是打到了什么程度呀。
杜甫心痛,痛到没有了劝说的力气。
《潼关吏》电脑绘思维导图
【三】《潼关吏》如果说《新安吏》、《石壕吏》中,杜甫由开始的劝慰理解朝廷征兵的行为变为痛恨,那《潼关吏》中表现出来的,则是对朝廷能力的怀疑。
虽然还很客气,依然如新安时一样:“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但语气却不那么小心,而是带有一丝丝怀疑:这样修起来的关隘,能抵挡得了安史叛军么?
潼关守将很有底气,拉着杜甫看潼关的险峻: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