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古,知名财经作家。
倒奶*牛,又一次出现在中国。
“一头奶牛每天的草料费大概要80元,牛奶没人收,几十头牛的牧场,养一个月能亏几十万元,在短期看不到好行情的希望下,只能*了奶牛卖牛肉,及时止损。”
这是一位安徽省宿州市一名养了30多年奶牛的奶农倒奶*牛的理由。
目前奶牛养殖规模较大、供应充足的北方地区,如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已经开始有“倒奶*牛”的现象了。
其实这一现象,早就在中国出现过。
2015年,中国市场就出现过倒奶*牛的现象。搞清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事实。
01
为什么总出这种事?
对于奶农来说,倒奶*牛,无疑意味着亏损。
奶牛变成肉牛,那奶牛的价值将大大缩水,而好好的牛奶倒掉,对奶农来说则意味着直接利益的损失。
简单来说,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供给量大,而消费需求不足导致原奶阶段性过剩。
截至2022年底,原奶价格已较两年前高点下降6%。
现在大部分的养殖户牛奶价已经逼近成本价了,有一小部分养殖户的牛奶价已经跌到成本价之下,处于亏本状态。
多数中小牧场在高成本和弱需求下背景下已不堪重负,预计2023年原奶价格延续下行趋势,牧场亏损或将进一步扩大。
倒奶*牛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世纪以前的世界大萧条。
过去书本上曾告诉我们,美国人在大萧条期间还要白白倒掉牛奶是资本家冷漠、自私,为富不仁,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宁可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肯施舍给穷人。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
二十世纪初,美国的牛奶产业已经相当发达了。
1929年,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席卷美国,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几乎陷入停摆状态。
随着全国性大萧条的出现,大批美国人*,国民消费意愿和能力都极速萎缩,大萧条带来的消费能力下降导致牛奶远远供过于求,奶价也随之*。
以彼时美国总统胡佛的家乡艾奥瓦州为例,1夸脱(0.946升)牛奶只能卖到2美分,这价格连人工成本都难以覆盖,更别提赚钱了。
对奶农来说,雪上加霜的是大萧条导致许多农民放下毫无指望的农活,拿起干草叉和猎枪走上街头抗议。
他们封锁了通向城镇的道路,不允许车辆通过。奶农们无法将牛奶送入城里出售,只好将整桶整桶的牛奶倒入水沟。
估计当时的奶农们心里也是万马奔腾,因为其他农产品可以保存或长或短的时间,所以那些农民能放心大胆地走上街头抗议,以图为自己争取利益,可牛奶却只能现产现销。
奶农是因为牛奶会过期,所以才倒奶的,这才是美国当年倒牛奶的真相。
但这一事件所昭示的所谓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自由市场的重要罪证。
但真相真的是如此吗?
02
倒奶*牛不止发生在中国
我们最常见的经济危机的解释就是,自由市场导致了生产的盲目性,大量企业投入生产,但却导致生产过剩,于是就会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二十世纪最知名的解决经济危机的经济学理论就是凯恩斯主义。在凯恩斯看来,人们突然不消费是因为人有动物精神,也就是莫名其妙就不消费了,所以需要货币扩张来刺激消费。
但中国官方其实也对经济危机进行过详细的研究。
刘鹤副总理就主编了一本书,叫作《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这两次危机分别指的是上世纪的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
这本书是在2010启动的一次中国官方的研究活动,邀请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那么,通过此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在官方研究人员的结论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经济大危机之前,都出现过明显的货币扩张行为。
大萧条前,泛滥的信贷政策引起了股市的泡沫和投机的狂热;而在2008年危机前,美联储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放松监管和次级贷款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得经济泡沫恶性膨胀。
在经济泡沫导致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下,货币当局不得不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从而捅破了泡沫,改变了投机者的心理预期,使得迟早发生的事终于发生。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929年大萧条还没有明确的宏观经济理论指导,而本次金融危机则是宏观经济政策长期服从于政治选举目标。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货币当局对宏观经济形势都缺乏准确的理解。
大萧条时期美联储的决策者基本没有总需求管理的意识,而这次美联储则对已经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与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国所应该执行的货币政策认识很不到位。
其实,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呢?
可以说,一直以来美联储的天量货币洪水,都是全球经济危机的首因。货币扩张导致经济危机的基本原理如下:
货币扩张会带来一部分人的消费能力突然增加,这种由超发货币引起的需求的突然增加会使得企业家得出一个结论,繁荣就在眼前,因为明显产品销量增加了、企业利润增加了,那么在这个时候,企业大量增加投资就是一个必然。
但企业投资下去到生产产品中间是有过程的,是需要时间的。当企业扩大产能后,他们突然发现,需求突然就消失了。
因为货币不是生产资料,也不是真实的财富,他只不过是一种交易媒介。
超发货币只是一轮财富的分配行动,并没有真实地增加财富,也即需求并没有真实地增加,货币扩张带来的只能是短暂而虚假的繁荣。
但企业受到错误的信号误导,大量的投资扩张产能后,企业的供给能力明显加大,而市场却突然出现了需求不足的现象,于是,人们就把这个阶段认定为虚假繁荣。
如果你观察近两年的东亚国家的出口,你就能看到,东亚国家的出口这两年都创了新高。明明欧美受到疫情冲击,明明全球经济情况不好,怎么出口还突然增加了呢?
这是货币扩张带来的虚假繁荣。
而现在呢,你会看到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任何一个国家的出口增速都在迅速下降,哪怕是越南这种新兴的经济体,也面临着订单缩水,出口迅速下降的情形。
因为货币洪水退去以后,企业才发现,真实的需求并没有增加,之前的繁荣不过是假像。
奶农也是一样,他们看到前几年的奶价上升,需求上升,认为这是行业繁荣期来临,不但开足产能生产,还投资扩张产能,结果就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当然中国还存在着疫情管控导致的需求变小的原因,但这个影响其实远远低于全球货币扩张导致的经济周期。
因为不仅仅是中国奶农倒奶*牛,印度的奶农也在倒奶。
全球乳制品行业都在出现过剩的现象。
货币扩张导致的经济周期影响的远远不止奶制品行业。
03
超发货币不可取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坚决不搞大水漫灌,成为了中国官方在货币政策上反复强调的口号。因为货币超发只能带来短期繁荣,而他带来的资本错配和产能过剩,将成为未来的危机。
在经济危机中,受伤最深的就是投资周期长的产业。
奶农为什么会成为更加明显的受伤者,就是因为他们的投资周期也是比较长的。
一头奶牛要长大,要成为一头可以持续有生产力的奶牛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投资者还要准备牧场、养殖基地等基础设施投资。
如同粗钢等原料的生产,越是上游企业,他们的投资周期往往越长,他们受到货币周期影响就越严重。
正如在《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中所揭示的——各国政客是不懂货币吗?是完全不懂经济吗?其实不一定。
政治往往需要解决短期问题,比如面临着舆论和选情的压力,明知在货币上动手脚会带来长期恶果,但是为了解决短期的压力,也要饮鸩止渴。
中国也有很多所谓的砖家和民间的舆论不停地在呼吁放水,要求通过超发货币进行经济刺激。
然而,这类举措只会让更多的企业陷入错误的判断中去,最后导致无数企业**,让失业增加,从而制造经济危机。
他们始终不能明白,经济增长,是由投资带来的,是由稳定的预期带来的,是由真实的储蓄带来的。
放水永远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
04
结语
货币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经济学问题,现代法币制度下的货币问题就更加复杂了。
就是因为他复杂,所以货币问题与个人的关系就很难理解。
货币问题就成为了少数专家垄断的知识,绝大部分民众并不能真正了解货币问题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影响。
我们这一代人,算是经历了很多大事件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现在的全球经济下行,都与货币息息相关,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正确的货币知识,才能理解这些现象,才能防止货币扩张带来的伤害。
企业家应该知道,在货币扩张期,可不能随便乱投资,哪怕这时你看到了需求井喷。
普通民众也不要轻易在舆论中支持各种货币超发,因为这只会给普通人带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