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很多人印象中都有一个场景:城里人饥肠辘辘的排队找工作,农场主却正在把一桶桶牛奶倒掉……
大萧条时期的倒牛奶场景
当我第一次得知这一情况的时候,完全被震惊了!为什么?既然要倒掉,为什么不能分给那些饥饿的人呢?后来深入了解,才知道农场主的牛奶、粮食和牲畜,因为价格*只能这样处理,他们也根本没有能力把这些运到城里分给穷人——成本太高了。
于是,我和其他人一样,产生了第二个疑问:既然城里的中产阶级饥肠辘辘,甚至露宿街头,为什么不带着家人去农村,就算是为农场主工作,换点本该扔掉的粮食也行啊!美国人真是太傻了,要不就是太懒了……
下面,咱们就来具体说说,先看农村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萧条时期的农场
1929年,美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5.1%,农场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大萧条对广大农场主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农产品价格低的可怕。举个例子,1932年的时候,一磅牛肉2.5美分,200个优质苹果才40美分。
农民们发现,就算不考虑前期投入,他们也已经无法靠农产品赚钱了。把产品运输到市场需要花钱,最终赚的钱可能连运费都不够支付……
农民们没有办法,只能处理掉自己的农产品。牲畜需要喂养,它们会消耗掉大量的食物,农场主无力承担。所以,很多人*死了牛羊,将尸体抛到了深谷之中——它们没有多余的钱储存这些肉类,扔掉是最好的选择。玉米的价格已经低到不可思议,农民完全没有必要卖掉它们,最好的办法是当燃料烧掉。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农民总还能生存下去。关键是,在大萧条之前,因为经济飞速发展,农产品需求量很高,所以农场主都在银行贷款,扩大了生产规模,购置了机器和肥料、种子。为此,农民们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和土地,现在农产品卖不出去,银行的钱依然要还。举个例子,当时一马车的小麦大概能卖4美元,但是要还给银行的抵押利息每英亩就有3.6美元,加上其他税1.9美元——农民种小麦每英亩亏损1.5美元。
密西西比州路上被驱逐的佃农
规模越大的农场,亏损越严重。即便这样,他们也不能随便降价。首先就是运输价格太高,把自己的农产品降低价格,很可能连运费都不够,那还不如扔掉。其次,一些还可以依靠农产品勉强维持的农民,极力阻止其他人降价销售。
比如著名的“倒牛奶事件”,真实情况是有些农场主依然赚钱,虽然少一些。像牛奶这种生活必需品,还是有工厂收购加工的。但是大萧条使城市的奶制品需求减少,加工厂自然也减少了订单。价格就便宜了,于是奶农们结成同盟,逼迫工厂提高收购价格。但有些扛不住压力的奶农,想要把自家的牛奶运到城市卖掉,于是就被其他奶农联合阻止,就有了“倒牛奶事件”。
这种情况下,农场主真的会免费把牛奶、粮食、肉类,都送给穷人吃?这样做成本有多高?对农产品价格影响会有多大呢?
第二个问题,城市里的失业者,真的能到农村吃喝吗?
公路上的难民
我们暂时不考虑农产品的保质期,也不考虑吃完这一茬之后该怎么办,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怎么去。
1932年的华盛顿涌入了2.5万名饥饿的退伍军人,以及他们的妻儿老小。这些人本来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他们,但却遭到了无情的驱逐。这数万人离开华盛顿之后,又去了哪里呢?
当时,各州州长早就严阵以待,决不允许这些人进入自己的“地盘”。马里兰州警察得到的命令是:“让他们沿着去巴尔的摩的主要公路走,不许他们进入马里兰州。”
警察们骑着摩托车,一路跟随这些流浪者,将他们赶到与其他州的边界位置。堪萨斯人筹集了1500美元,让铁路公司准备了一辆专列,用棚车把流浪者装进去,送得远远的……
临时住所
当时大概有200万美国人四处流浪,而各地州长都早已下过命令,尽量不让这些人进入本州,因为他们还要努力应付自己城市中的穷人。只有少数城市愿意收留部分流浪者,给他们救济。大部分地区都表现的非常“冷血”,加利福尼亚州甚至为流浪者设立了劳教所,亚特兰大市会把流浪者带到富尔顿县做30天苦力。
一位20岁的名叫埃里克·塞瓦莱德的流浪者后来回忆说:“……你不会试图经过怀俄明州的夏延市,你很容易在遍布警棍和左轮手枪的地方被驱逐……”
当然,这阻止不了人们四处流浪,据统计,1932年平均每天有700个无票乘车的人经过堪萨斯城。南太平洋铁路公司报道,铁路警卫一年内把68.3万人从货运车中赶了出来。因为饥饿和意外事故死在路上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没有人做出具体的统计。
农村不是最好的去处,就算能过去,农民也许已经处理完了自己的农产品,他们也生活困顿。还是要去城市,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能依靠微薄的薪水买面包吃。
其实,大多数的失业者,并不愿意去农村。
失业者
失业者大概有1700万左右,这还只是估计数字。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大概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这还不包括农村人口。
但问题是,胡佛总统以及很多官员,包括富豪商人以及各大媒体,都一直在强调最糟糕的日子已经过去,经济很快就会恢复。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墨里·巴特勒表示:“有勇气坚持,这场低迷就会结束”。美国钢铁公司总裁和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也告诉人们,大萧条最困难的时期已经熬过去了。各大报纸也一直表示,情况正在好转……
1932年的美国各大城市,几乎所有人都说困难已经过去,虽然当时至少有1500万人找不到工作——但大多数人都觉得,再撑一撑就好了。
于是,城市中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活下去,不管薪水有多低,有工作就有希望;典当家中的物品,勉强度日;排长长的队伍领救济食物,哪怕只有一碗稀汤;实在不行就露宿街头,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
这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不管农村还是城市,都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