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人,众所周知,他比较喜欢唐代“三李”的诗作。因为这三位诗人的作品,兼具浪漫的想象力、少年意气和神秘的气息。
除了“三李”之外,其实还有一位唐代诗人的诗,也经常被*反复提及,那就是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曾经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将这首诗抄写下来,赠送给身边人。勉励他们,要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意志。
1958年,*的女儿李讷患急性盲肠炎,动手术后高烧不退。*写信给李讷,重新提起这首诗中的名句,以此来鼓励女儿。
那么,王昌龄这首诗中的名句,到底表达了怎样的一种不可磨灭的强大意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白话翻译:
青海高原上汹涌翻腾的黑云,绵延千里,正在迫近祁连山。山脚下一座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守城将士在黄沙之中,身经百战,身上的金甲早已经磨穿。他们立志,如不能大破楼兰,誓不回还。
很多人在王昌龄这首诗前两句的解读上,非常纠结。因为根据地理的情况来看,诗人叙事“镜头”的推进方式,实在是有点让人捉摸不透。
诗的第一、二句中,一共提到了四个地理位置。一个是青海,一个就是雪山,还有一个是玉门关和“孤城”。那么,“孤城”是指哪里呢?不知道。青海是指青海湖吗?
如果是的话,那它距离祁连雪山也太远了。所以,王昌龄当时到底是站在哪里看玉门关呢?他想表达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诗中的“青海”,是指青海高原广大的地区。当时西藏、青海一带,还属于吐蕃控制范围,而吐蕃正是唐王朝的一个劲敌。
诗中的“雪山”,是指如今甘肃和青海交界的祁连山脉。王昌龄借“青海长云”来形容吐蕃大军压境的紧急情况,“孤城”代表的是一个已经被敌人围困的城池。
城中守将“遥看”的玉门关,正是大唐边关的前沿重镇。诗的头两句,为后文虚构的战役做铺垫,渲染出一种危如累卵的紧张氛围。
青海高原上黑云翻滚,渐渐逼近大唐的边界线,敌人像乌云一样汹涌席卷而来。他们已经围住了我们的一个城池,情况万分危急。
在诗的第三句中,王昌龄用简单的黄沙、百战、金甲等名词,概括浓缩战场上出现的情况。
大漠黄沙,代表战场环境的恶劣;百战,代表作战时间的漫长;“穿金甲”,是指盔甲全部都磨穿了,代表装备的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