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
对于海港部门,海雾是海上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也是船舶航行安全的大敌。海雾导致沿海海区的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造成航行的船只看不见航标,极易发生偏航、触礁、搁浅,甚至相撞引发海难事故。目前,对海雾分布的认识多基于沿岸观测站、海上船舶和浮标观测,但这些数据较为稀少,且存在代表性和数据质量方面的问题,因此一直缺乏对海雾分布更为全面、清晰的了解。根据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更新发布的《海口港口章程》,当琼州海峡南岸港口水域的能见度低于500米,海口港各港区客滚船不得进出港、靠离泊作业。
描述海洋预报能见度降低的国际标准如下:
• 非常差:小于 0.5 海里
• 差:0.5至2海里以内
• 中度:2至5海里
• 好:大于 5 海里
平流雾的测量与预报
气象部门如何对雾进行预报?能否对平流雾进行准确测量与预报?
雾的预报是对未来雾出现的时间、强度和范围的预报。综上所述,在预报雾时需要考虑以下特征:
• 天气情况,年份时间,和台站气候。
• 空气的热(静态)稳定性,预期的空气冷却和湿度,风强度和露点降低。
• 空气在底层表面/各种下垫面(即较冷的表面或水体)上的轨迹。
• 地形和地表特征。
目前雾的预报思路和技术流程是:首先进行实况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环流形势与基本气象参数预报、边界层条件预报及客观预报产品分析订正,最后得到预报结果。目前,气象部门对大范围的雾预报能力尚可,但由于部分地区主要依据海洋观测站的资料,因此,对海域内海雾的主要物理过程和生消机制,以及关键影响因子的认识还不足,预报准确率还处于需进一步提高的水平。
平流雾带有平流运动的特征,因此地面气象站点的点式能见度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离距离沿岸一定距离的海面平流雾移动时,在海面航行的船只无法获得及时准确的天气反馈。卫星测量受星下点轨迹,过境时间以及高空云层的影响,无法实现对雾的实时跟踪和预警。毫米波雷达应用于能见度探测时,可提供较大范围内的能见度实时分布,但毫米波雷数据易受地杂波和海杂波影响,且测量时需要仰角,极易打到云层,对于高度较低的平流雾,由于处于其探测盲区内而无法给与有效测量。因此,实时监测大范围内的能见度,高效准确地掌握区域内雾的分布状况,为有关部门的大雾气象预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已成为刻不容缓需解决的问题。大舜激光能见度激光雷达使用先进激光遥感技术,具有空间分辨能力,能有效获得整个探测路径中能见度分布的逐段信息,相较气象站广泛使用的前散能见度仪,能见度激光雷达具有更广泛的探测范围,可实现对平流雾及团雾的形成,发展维持与消散过程的动态观测。能见度激光雷达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环境监测,交通安全预警和大气科学研究等领域。
应用案例
• 海雾观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