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应激:
“应激”最初是指导致人们痛苦、困难、逆境的外在压力。后期则转变为外在压力在人类或生物有机体内引起的心理或生理反应。也是因危险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
导致应激的刺激可以是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诸多因素。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类:
(1)外部环境:比如地震,新冠疫情等。
(2)身体状况:如营养缺乏,内分泌激素增加等。
(3)社会关系:亲人、好友病亡或意外事故。
2、什么是“应激反应”?
是一种由身体内的激素导致的情绪反应,是个体针对意识到的重大变化或威胁而产生的身心整体性调适反应。当人处于一个压力性环境——比如经历重大社会创伤(地震、新冠疫情等),就会在大脑中牵引出一系列的心理和身体反应。
比如:出现失眠、作息异常、记忆力下降、头晕胸闷等症状。通俗地说,心理应激是指人由于遭遇到对自身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付的环境因素而产生的紧张和精神压力。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应激反应,这也是个体在面临重大变化或威胁时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适度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我们保持警觉、调动资源并增强适应能力来应对疫情危机。
3、应激反应的三个阶段
①警觉期:面对警报、险情和命令,警觉期正常的反应是提高警惕、神情专注、动员潜能、蓄势待发。
②抵抗期:进入抵抗期的正常反应是高效、有目的地执行任务,处理险情和问题。忙而不乱,灵活选择和处理优先事项,注重效果,大量而又经济地消耗体力与资源。如果没有正常进入抵抗期,则会产生忙乱或乱忙,判断草率或犹豫不决,情绪不稳,不能与别人简明扼要地沟通,不知自我保护。
③衰竭期 :理想的情况——得到充分休养,或顺利完成任务而凯旋,可能不会进入真正的衰竭期。不利的情况——任务艰巨,胜利遥遥无期,甚至没有完成好任务,屡经挫折。
一旦进入衰竭期,轻者会有虚弱、疲惫、淡漠、抑郁等身心不适,重者可能导致严重而持久的躯体和精神障碍。
4、常见的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可以是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其结果可以是适应的或不适应的,包括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应激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认知评价的影响,成为刺激物与应激反应之间的中间变量,此外,还包括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的影响。
常见的应激反应表现在情绪、认知、行为、躯体等多方面,最为常见的有焦虑、疑病和惊恐发作。
焦虑:现在迅捷的信息传播,让我们能更快地了解疫情和肺炎症状。与此同时,我们也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慌,担心自己会感染。另外,焦虑往往也会让人呼吸急促、胸闷、肠胃不适,这些身体反应又和肺炎的某些症状相似,这会让人加倍焦虑。
疑病:在焦虑的过程中,有些人可能出现“疑病”症状,过分关注自己是否患病。例如,频繁地测体温,稍有升高便怀疑自己感染了病毒,总想去医院检查。因为疑病而前往医院检查,在当前是不理智的行为——不但会占用医疗资源,还容易让自己陷入交叉感染的风险中。
惊恐发作:在“疑病—焦虑—身体反应—更焦虑”的负性循环中,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更激烈的应激反应,就是“惊恐发作”。惊恐发作时,人们会感到身体完全不受控制,害怕自己得了严重的心肺疾病。但实际上,惊恐发作不会引发心脏问题。
5、心理应激反应的自我判断
①行为层面:活动力增加或减少;很难交流,无法听进疫情之外话题;情绪激动、易怒,经常争吵;没办法休息或放松,持续关注疫情相关信息;无法正常工作,每过一会儿就得看看疫情进展;经常哭泣;高度警惕,过度担忧,看到任何相关消息,都要转发给周围的人;回避引起(创伤性)回忆的地点;心思都在疫情上,做事的时候,容易发生事故。
②身体层面:肠胃问题;头痛,其他酸痛;视觉障碍;体重减轻或增加;出汗或发冷;震颤或肌肉抽搐;容易被吓到;慢性疲劳或睡眠障碍;免疫系统疾病。
③情绪层面:感到英勇、欣快或无敌感;否认现实;焦虑或恐惧;抑郁;愧疚;冷漠;悲伤。
④思维层面:记忆问题;失去方向感、时常困惑;思维过程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决定事件优先级、无法做决定;失去客观性。
⑤社交层面:自我隔离;责备自己,感觉自己渺小帮不上忙;难以给予他人帮助,难以接受帮助;无法享受乐趣,无法忍受娱乐活动。
如果上述症状中有几项持续并超过一个月,并影响到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就有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如果您有什么困惑与烦恼,请随时拨打心理援助热线。让我们心手相携,抗击疫情,共渡难关!
兰州市妇联心理援助热线: 0931- 8592671
如有需要,欢迎扫码获得线上心理支持!
附1:应激反应自我打分评估
当你遇到人生重大事件或重大抉择(重要考试、重要工作、婚姻等)时,你的反应是?
量表结果仅为增进自我觉察,不做诊断之用
计分方法:请安以下计分表换算得分,并计算出总分。
非常不符合-2分、有些不符合-1分、不确定得0分、
有些符合 1分、非常符合 2分,得分越高,应激反应越强烈。
(甘肃省应用心理协会供)
编辑丨青川翔
责编丨彭正东
审核丨陈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