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五季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科学确定课堂问答、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作业测评、阶段性测试等过程考核比重。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取消“清考”,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于取消“清考”,有些大学生把它称之为毕业季的“寒冬”。因为自己挂的科目真是又难又多,尤其是像高等数学、工程制图、法理学、医理学等这种难度系数大的科目都是高校挂科热门科目。而且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名校,“挂科”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一份名为《全国挂科率最高的185所学校》的排行榜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居排行榜的首位,挂科率最低的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仅为0.1%。那么“清考”又能为挂科学生做什么呢?
挂科后若补考仍不及格,在毕业时还有一次被许多大学生视为救命稻草的“清考”。因为根据学长学姐的经验,“清考”一般都能过。与其说“清考”是一场补考,不如说它是将临近毕业学生销去挂科科目的一道闸门,是为了让临近毕业的学生成功毕业的仪式。所以,“清考”的存在也让一些在校大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认为反正挂科了也有“清考”这根救命稻草,照样是可以毕业的。
那么事实上,“清考”的存在真的造福了大学生吗?答案是否定的。河北科技大学两位姓张的大四男生,同住一个宿舍,同时应聘石家庄一家制药企业,结果一个欢欢喜喜地与这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另一个则被拒之门外。原因是,这家企业很看重应届毕业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如果在求职简历中发现学生综合学习成绩排名靠后,或挂过科,就不会让他们进入面试环节。招聘企业的态度很坚决: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你不好好学习,就是不敬业。
现在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视学生在校有无挂科情况,清考的存在却只会让许多学生将毕业希望寄托于它,而忽视靠自己的努力去学习知识。最终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专业知识,反而只是在大学“混日子”。
所以“清考”并非救命稻草而是学习杂草,只有拔除它,才能改变大学“严进宽出”的现状,才能让学生对平时的在校学习真正重视起来,才能做到全面提高本科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质量。
文/胡帝伦(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