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子轩妈妈早早地叫儿子起床,一番收拾后急匆匆地赶往学校,没想到还没到开校门的时间,门口就已密密麻麻站满了新生和家长。看来打算让孩子早点赶到教室抢个满意座位,远不止子轩妈妈一个人这样操心了。
在等候开门期间,子轩妈妈不失时机地带着儿子左挤右钻地往校门靠近,无奈前面早已围得水泄不通一切运作都是徒劳,还时不时遭来愤怒的目光。子轩妈妈完全顾不上四周的反应,只是喋喋不休地提醒儿子:要找正对讲台的前几排位置坐下!第一次上小学的子轩越发显得不安与紧张,热得满头大汗的子轩烦躁得很。
许多孩子回忆上小学的第一次开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早早赶到教室抢占先机找个好位置坐下来,这样做真的管用吗?其实,不同老师对安排新生座位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
@一视同仁型老师:对待所有学生都统一标准一视同位,不管到校早抢到好位置,还是到校晚被迫坐差座位,在开学第一天都会重新安排座位,谁坐前面谁坐后面按学生高矮顺序定;至于谁坐中间位置谁坐靠边位置,那就每个小组实行轮流交换。
@拉不下面子型老师:相信多数班主任在开学前一周,都会陆陆续续接到各种关系的家长电话,有咨询上学事宜的;有打探老师实力的;还有赤裸裸要求安排座位的,这对拉不下面子类型的老师是个很大考验。一个班五六十人,基本上得按高矮顺序定,还有近视和听力有障碍的需要特殊照顾,还有走人情关系需要照顾的。唉,只好保住成绩为原则,不听话的孩子做第一排,活跃的不遵守纪律的只能尽量分散安排。
@经验型老师:我借鉴了高考填写志愿的平行志愿方法,因为考虑到鼓励竞争,保住成绩,又要特殊照顾,那么一个学期调整两次座位。具体如何安排呢?班里56个学生分成7行8列,用平行志愿法:
1.第一行属于特殊照顾:小个子、近视者;
2.最后一行:留给想坐最后一排的人以及高个子;
3.剩下的人如何安排,可考虑自愿、成绩好、遵守纪律、听话乖巧等因素,大体上保证自由选择,同时也要照顾到需要照顾的人。
@骨灰级班主任:排座位的原则是就是尊重学生,有利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对于这16字诀解释一下,所谓尊重学生就是只要不影响他人,有利于团结,就尽可能满足学生,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让学生自己确定座位,前提是要有利于学习才行。让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坐在一起,形成互帮互助又相互监督的小组;所谓小组固定就是一组人员就是一个整体携手前行。每周以小组为单位变换座位,让每个学生在一学期之内几乎坐遍教室的每个方位。
有些老师觉得以上方法挺好,但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高矮顺序这一点,不少同龄孩子身体相差不大,势必就会存在同等身高座位前后的问题;保住成绩为原则这一点,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完全只是参考值,更应考虑的应该是行为习惯等;尊重愿意这一点,就意味着随意就坐,会存在男女比例不均或阵线分明的问题。
那么资深老师还有更老道的做法,那就是开学第二个月后再重新调整。经历了一个月的了解和磨合,第一次安排的座位是否合适,老师心里已经有谱了。这次调整座位,班主任不仅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征询任课老师的意见和同学们的反馈,将不合适的同桌和前后桌分开,而且还会确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一旦编定,原则上保持不变,于组与组之间竞赛。保持小组整体性有利于交流讨论。
当然咯,每个班情况一样,每个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也不相同,以上安排座位的方法仅供参考。不管怎么说,让孩子在开学第一天早早到校占好座位已经行不通了。教室里的所有位置,总要有人去坐的,好座位与好成绩无关,只要孩子肯学爱习,坐哪都是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