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表达的什么,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不满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6 05:27:19

桃花源记表达的什么,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不满(1)

忽然想到了苏轼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送给儿子的四个字“著力即差”。这四个字我不解释,真理是无需解释的,又或者我的理解也是有偏差的,以防解释有误。可当你如果发现这四个字在某个方面不适用时,你也不要怀疑,不要较真儿,就当那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理解了它。

今天我们把这四个字放在《桃花源记》里出现的几个人物身上,谈一谈它对我们人生的启发。

这篇文章是虚构的,但却体现了作者的思想的深度和认识的高度。这篇文章能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好评,不是没有原因的,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一定包括我要说的以下内容。可文章是一人的,解读是众人的,又没人说不可以这样读。

让我们回到课文里,桃花源经渔人发现,告知他人。桃花源是一个似幻似真的理想境地,令好多人心驰神往。可到最后谁也没找到,有的人生命都陨落了,桃花源依然是个迷。

为什么渔人处处志之,却最终迷路?为什么太守在得知竟有此地便立刻派人去找却找不到?为什么好游山水的刘子骥穷其一生也未找到桃花源?

不要说因为桃花源本来就不存在。咱们不较真儿。

文中出现的那几个人,看似都没有找到桃花源,但有一个人曾经找到了,那就是渔人。其实准确地说,并不是“找”到,而是“忽逢”桃花林后才进入的桃花源。为什么就是他曾经进去过的桃花源,出来时处处志之,最后却再也找不到了?

大家注意这么一个词:忘。

就是“忘路之远近”的“忘”,然后“忽逢”。渔人是在忘了自己身处何地,忘了路程几何的情况下,遇到的桃花林,之后才进入桃花源。这又如何跟我们的人生联系起来呢?

当我们忘我地去做一件事情时,你有没有发现,你想要的结果或者比你想的更好的结果才会出现。所以,一个人最好的工作状态或生活状态就是无我、忘我。

那为什么渔人第二次又找不到桃花源了呢?

因为他一出桃花源就有“我”了,“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寻向所志”无一不是“我”的表现。此时“我”便是私欲,便是贪欲。也就是我们开篇说的,渔人开始“著力”了,而著力即差,桃花源也就找不到了。

太守的“著力”表现在哪里了?——“即”“寻”,他太在乎他管辖地域之上的这片神秘土地了,所以,他一听说这个事儿,就立刻去寻(即遣人随其往)。结果可想而知,自然也找不到桃花源。

那刘子骥呢?如此高尚之士人,而且好游山水,怎么也会未见桃源而“寻病终”。其实,就因为他“闻之,欣然规往”。闻之则欣然便是他私欲贪婪的表现。桃花源自然也不能被这种人找到。更何况,桃花源是“找”不到的,你得“忽逢”。

尽管渔人进入桃花源之前也有“我”的表现(欲穷其林),但这是在忽逢桃花林之后。因为能进入桃花林就等于进去了桃花源了。所以,忽逢桃花林才是关键。而逢得桃花林是以“忘路之远近”为前提的。

就像俗话说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踏破铁鞋因为目的性太强,所以无处觅得。全不费工夫,也并非一点儿功夫也不费,而是进入无我忘我之境,从而感觉不到费事和辛苦,好的结果也恰恰在这个时候才会出现。

类同于王国维用辛弃疾的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人生的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只能徒增悲伤,“蓦然回首”才能在灯火阑珊处寻得你心中所念。

我们要做的不是“众里寻他”,而是王国维所谓的前两重境界,我们要能承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还要能承受衣带渐宽、形容憔悴的苦难和折磨。这是一种努力,而非著力即差的“著力”。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要始终相信有一个“桃花源”,或者更多“桃花源”在某一个远离喧嚣,远离贪念的地方等着我们,等着我们去发现。可我们要做的不是对那个“桃花源”心存执念,而是忘了它。我们只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努力地生活,用心用情地去感受和体验,与人真诚,为人和善。这,就足够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