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桃花源记》知识梳理一览表
文学常识 | 作者简介 |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 |||
作者典故 | 葛巾漉酒、 无弦之琴、 白衣送酒、不为五斗米折腰、 量革履、 颜公付酒钱、我醉欲眠卿可去 | ||||
代表作 及名句 | 《五柳先生传》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
《饮酒》其五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
《桃花源记》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
《归田园记》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
《归去来兮辞》 |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 ||||
《杂诗》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 ||||
《拟挽歌辞》 |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 ||||
称颂他 的诗句 |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李白《九日登山》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白居易《访陶公旧宅》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辛弃疾《鹧鸪天》 | ||||
作品简介 |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 ||||
背景简介 |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 ||||
字音 | 豁然开朗(huò)、阡陌(qiān mò)、俨然(yǎn)、黄发垂髫(tiáo) 怡然自乐(yí)、邑人(yì)、便要还家(yāo)、间隔(jiàn)、 诣(yì)、骥(jì) | ||||
重点词语 |
2.鲜美:鲜艳美丽。 3.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4.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5.得:看到。 6.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7.舍:舍弃,丢弃。这里是“离开”的意思 。 8.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9.旷:空阔;宽阔。 10.屋舍:房屋。 11.俨然:整齐的样子。 12.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13.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4.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15.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16.具:全,详细。 17.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18.先世:祖先。 | 19.率:率领。 20.间隔:隔断,隔绝。 21.世:朝代。 22.具言:详细地说出。 23.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 24.叹惋:感叹、惋惜。延,邀请。 25.去:离开。 26.语:告诉。 27.扶:沿着、顺着。 28.向,从前的、旧的。 29.诣:拜访。 30.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31.高尚:品德高尚。 32.欣然:高兴的样子。 33.规: 打算,计划。 34.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35.寻:随即,不久。 36.终:死亡。 37.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 |||
重点虚词 | 1.复:又,再。 2.便:于是,就。 3.若:好像。 4.初:起初,刚开始。 5.才:副词,只。 6.悉:全,都。 7.并:都。 | 8.咸:副词,都,全。 9.复:再,又。 10.不复出焉。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11.既:已经。 12.向:从前的、旧的。 13.也:表判断。 | |||
通假字 | 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 | 要:通“邀”,邀请。 | |||
古今异义 | 1.鲜美(古义:鲜艳而美丽;今义:味道好) | ||||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 |||||
3.妻子(古义:(两个人)妻子和儿女;今义:(一个人)对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 |||||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 |||||
5.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 |||||
6.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 |||||
7.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挂齿 | |||||
一词多义 | 寻 | 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 |||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 |||||
舍: | 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离开.) | ||||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 |||||
中: | ①中无杂树(“中间”) | ||||
②晋太元中(“年间”) | |||||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 |||||
之: | 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 ||||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 |||||
③处处志之(音节助词,无意) | |||||
④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代词。这) | |||||
志: | 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 ||||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 |||||
为: |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 ||||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 |||||
遂: | 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 ||||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 |||||
向: | ①寻向所志(原来) | ||||
②眈眈相向(对着) | |||||
得: | ①便得一山(看见) | ||||
②得其船(找到) | |||||
闻: | ①鸡犬相闻(听见) | ||||
②闻有此人(听说) | |||||
③具言所闻(听到的事) | |||||
属: |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 ||||
其: | ①欲穷其林:这 | ||||
②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 | |||||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 |||||
作: | ①其中往来种作(劳作) | ||||
②设酒*鸡作食(做) | |||||
乃: | ①乃大惊(于是,就) | ||||
②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 | |||||
词类活用 | 尽: | (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到头。 | |||
异: |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 ||||
前: | (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 ||||
穷: | (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 ||||
果: | (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 ||||
同义词 | 全、都 | (1)悉:悉如外人 | |||
(2)皆:皆叹惋 | |||||
(3)咸:咸来问讯 | |||||
(4)并:并怡然自乐 | |||||
沿着 | (1)缘:缘溪行 | ||||
(2)扶:便扶向路 | |||||
邀请 | (1)要:便要还家 | ||||
(2)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 林尽水源 | 林尽(于)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
问所从来,便要还家。 | 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 ||||
判断句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 “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 |||
省略句 | 林尽水源 | 林尽(于)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 |||
成语归纳 | 1、落英缤纷 成语解释: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成语出处: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例句:四次来游,满天满谷的落英缤纷;树上剩得青叶与绿叶,更何处寻那淡红娇嫩的樱。 2、无人问津 成语解释:没有人来问渡口。比喻无人过问。 成语出处:晋 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人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例句: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无人问津。 3、黄发垂髫 成语解释:指老人与儿童。 成语出处:晋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例句:我们到了喜马拉雅山麓的小村,意外看见黄发垂髫,欢喜得很。 4、豁然开朗 成语解释: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成语出处:晋 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例句: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了。 5、怡然自乐 成语解释: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成语出处:晋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例句:做人要懂得怡然自乐的享受,也需要义不容辞地去担当责任,不能终日异想天开,否则只能贻笑大方。 6、世外桃源 成语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例句:世界地的观光者纷至踏来,都来观光这世外桃源一样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7、鸡犬相闻 成语解释: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 指人烟稠密。 成语出处:晋 陶潜《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例句:新店溪仅一衣带水,两岸人家,鸡犬相闻。 8、阡陌交通 成语解释: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成语出处: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9、与世隔绝 成语解释: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成语出处:晋 陶潜《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例句:他与世隔绝,独自一身安贫乐道,只为自己心中的理想。 | ||||
译文 |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 ||||
结构划分 |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 ||||
文章主旨 | 文章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 | ||||
理解性默写 | 1. 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
2. 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 |||||
3. 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① 山有小口;② 初极狭。 | |||||
4. 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
5. 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
6. 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7. 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 |||||
8. 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
9. 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
| |||||
11. 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
12. 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
13. 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
问题探究 |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 ||||
2. “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 |||||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 |||||
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初极狭,才通人。 | |||||
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 |||||
6.“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 |||||
7.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 |||||
8.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 要一一写出。 | |||||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表现了桃花源人不愿让外界知道桃花源的存在,不希望外人进来打扰桃花源的祥和安宁。作用是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神秘。也为下文再寻找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 |||||
1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回答,试说说渔人是怎么回答的? 渔人的回答是:“今是晋” , 桃源人接着问 “秦之后即晋乎 ?”渔人答:“否”, 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是晋。 | |||||
11.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那些内容? “如此”包括渔人自己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村中人的生活情况,以及他归途中作记号的事。 | |||||
12、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 样写的目的?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给桃花源增添神秘色彩。 | |||||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事情真实可靠,真实的历史人物,亦真亦幻的故事,让结局充满传奇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 |||||
①自然环境优美②社会环境安宁、民风淳朴。③百姓生活富足、和乐。 | |||||
15.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 |||||
16.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1、为什么要虚构桃花源? 2、为什么要写桃花源宁 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用意是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
17.这个理想在当时能不能实现?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 |||||
1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醉翁亭记》“伛偻提携”描写的用意有何不同? 《桃花源记》里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绘的是桃花源内和谐、安定、幸福的生活情景,表达作者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醉翁亭记》里的“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绘的是滁州百姓和太守(作者)一同快乐出游的场景,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 | |||||
19.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原文作答。 (1)自然环境美好。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语句描绘了景色优美的桃花源。 (2)人人安居乐业。通过“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语句描绘了和平安闲的桃花源。 (3)民风淳朴。通过“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语句描绘了热情好客的桃花源。 | |||||
20.桃花源人为什么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 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 | |||||
21.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此人一一为俱言所闻, 皆叹惋。 “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都没有具体体现, 但读者都会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 乱之苦。 | |||||
22.分析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与“大同”社会的相似之处。 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 | |||||
教材习题 | 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晋代有个渔夫,有一次出去打渔时划着船迷路了,遇见片美丽的桃花林。他走到桃林的尽头,发现了一个山洞。 他下船从洞口进去,来到了一个开阔敝亮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富足欢乐。 桃花源的人见到渔夫很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夫向他们详细地述说了自己的见闻,并受到了款待。渔夫在那里逗留了几日便告辞离开了。 他在回去时沿途做了记号。回到城里,他便向太守禀报了桃花源的事情。太守派人随渔夫去寻找,却没有找到。 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有所不同。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桃花林的景色:眼前流消着的是一条清激的小溪,溪水两边是大片美丽的桃花林。林里绿草如茵,芬芳馥郁,一株株桃树像娇艳的少女柔臂细腰,随风轻扬的花瓣如同漫天春雨,纷繁美丽。 桃花源中的景象:田地平整宽阔,房屋整齐有序,一从丛翠竹迎风摇曳,排排桑树伸展出绿油油的枝叶。往前走,那映着天光的田地,纵横交错的小径,一直蔓延到黛绿的山下。远处,白墙灰瓦的村落上空炊烟缭绕,一阵阵孩童的嬉闹声传来……仰望天空,天是那样蓝,白云悠悠地飘着。 感受:美好、宁静、温暖,是理想中的家园。 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2.诣太守,说如此。 (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1.渔人“具言”的内容是桃花源外社会的状况,朝代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灾难深重。 桃花源中人“叹惋”的原因: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安定、富足,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们感慨外面的世事变迁,对遭受战争祸害的百姓深表同情。 2.“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的所经历和见到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便舍船,从口入 不足为外人道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3.见渔人,乃大惊 4.寻向所志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未果,寻病终
2.动词,离开。名词,房屋 3.副词,于是。副词,竞然。 4.动词,寻找。副词,不久。 五、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它们在句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常用义的区别。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鲜美: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瓜果、菜肴)滋味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事业 3.妻子:古义:妻子及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4.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表示条件的连词。 六、结合课文及下面节引的《桃花源诗》中的诗向,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①相命肆农耕:桃花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田。肆,尽力。②憩(qì):体息。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③)菽(shū )稷(jì):泛指粮食作物。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④艺:种植: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暧(ai):遮蔽。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⑦俎豆犹古法:按照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斑自:头发花白,指老人。 “世外桃源”吸引人的地方: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人人安居乐业、没有剥削压迫以及战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