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治时间是针灸处方的重要因素,在好的时间治疗对的病还能遇到合适的人,这些不是运气,而要事在人为,针治时间主要包括选择适宜的治疗时间、掌握好留针施灸时间、制定疗程时间和间歇时间、预测总体治疗时间等几个方面。
(一)治疗时间针灸疗效的取得,与时间因素也有密切关系。由于人体生理活动随着年月、时辰、季节、气候的不同而有着规律性的变化,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时间性,因此,针灸治疗的效应也必然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把握最佳的治疗时机,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所谓治疗时机,有多方面的含义,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所反映的“治未病”和早期治疗的思想,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个道理。例如急性腰扭伤、落枕、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等应及时治疗以较少的腧穴和疗次获取最快、最好的治疗效果。有些病证还要择时施治,即“察岁时于天道”,做到“春夏秋冬,各有所刺”,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提高疗效。例如失眠症,上午治疗就不如下午或晚间治疗效果好,尤其是睡前1~2小时为最佳。有些周期性发作的病证,例如疟疾、癫痫、月经不调、痛经等,一定要在发作前施术,疗效才好。《素问·刺疟》说:“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实践证明,针灸治疗疟疾的最佳时间是在规律性发作前2小时左右;癫痫应在发作前5~7天开始针刺;月经不调和痛经则应该在月经来潮之前3~5天开始治疗,直到月经干净为止;女子不孕最好能在排卵期前后连续针灸;神经性呕吐须在饭前施治,胆石症要在饭后治疗,头针疗法用于脑中风后遗症须待病情稳定(出血停止、血压稳定、神志清醒)后行针刺治疗为妥。有实验表明,在注射热原物质前连续针刺有关腧穴3天,或者在注射后立即针刺,其结果抑制发热的效应十分明显;如果等体温已经升高后再行针刺,则抑制发热的效应就不明显。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更具体地把取穴与时辰因素结合起来,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时间治疗学”的理念。
(二)留针时间留针时间也是针灸处方中的重要内容。一般病证以留针20~30分钟为宜。对于不容易配合针刺操作的婴幼儿以及肢体痉挛性疾病的患者,不适合留针,可略施行针手法后旋即出针,防止发生弯针、断针事故。但对于一些急性痛证例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肾绞痛等则需要长久留针,少则1~2小时,多则10小时以上。
(三)疗程时间多数疾病如面瘫、风湿痹痛等,以针灸10次左右为1个疗程。部分急性或简单的病证,例如急性扭伤、牙痛、目赤肿痛等,以3~5次为1个疗程,少数慢性病、疑难病和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例如肥胖症、男性不育、女子不孕、中风偏瘫、截瘫等,至少1个月为1个疗程。
(四)间歇时间《灵枢·经脉》说:“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灵枢·逆顺肥瘦》指出:“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灵枢·寿夭刚柔》记载:“形先病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脏先病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均说明有的病(人)针刺时间短,有的病(人)治疗时间长,有的2日针1次,有的则1日针2次。一般慢性病证,可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但对于一些需要尽早控制的疾病,例如急性传染病、剧烈疼痛等,则需要每日2次或每隔5~6小时针灸1次,不可间隔太长时间,否则不利于积累疗效。每个疗程之间应休息3~5天,然后再继续下一个疗程。如此可以避免因连续刺激后机体产生的耐针性,使兴奋性降低而影响疗效。针灸间隔时间,有时还需要根据不同针灸方法而定。例如埋针疗法、埋线疗法、针挑疗法和刺络出血较多者,可1周左右治疗1次。施行瘢痕灸法者,其间隔时间也应适当延长。
(五)总体治疗时间患者大约需要治疗多长时间,也是处方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有一个大概的估计。大致说来,凡急性、简单的病证,例如昏厥、急性扭伤、落枕、牙痛等,治疗时间较短,少则1次,多则3~5次即获痊愈。而慢性病、疑难病和肢体功能障碍性疾病,例如肥胖症、男性不育、女子不孕、中风偏瘫、截瘫等,治疗时间较长,少则数月,多则数年。有些疾病,在已经治愈后为了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也还需要续治3~5次。但对于左右经络失衡引起的病证,例如面瘫、中风偏瘫、足内翻或足外翻等,经过治疗一旦达到了相对平衡,就应该收效即止,“已静勿动”。切不可贪效而多加治疗,以免“矫枉过正”,导致新的左右经络失衡。对于极少数疑难奇症的治疗,如果一时难以作出判断,不妨先试治5~10次,以观后效,再作出预测。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