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陪伴里痛并快乐着
晚清的1898年,那时江苏海州有一户官宦人家,在冬天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这家长辈欣喜得很,给他取名叫朱自华,寓意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这样传统的书香世家里,打从他出生起,便准备要接受旧式的私塾教育。
小自华在课堂上晃着脑袋读经史百家,遇到不甚理解的也不敢囫囵过去,因为父亲总会在每天的晚饭过后抽查功课,比夫子还要严格几分,碰到不满意的作业,直接重新再写,不懂的难点,须得弄明白为止。
小小的人儿感觉自己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但在不知不觉中,他被培养出了认真的治学态度,以及扎实的文学功底。
而学习之外,父亲便会放下戒尺,陪孩子们一起做些好吃的玩儿。
等长大后,在他那篇散文《冬天》里,有过这样一段回忆: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清雅的文字下,是中国父与子的平淡日常,父亲总不大会用言语表达爱意,但他在学习与生活上的陪伴,却令孩子受益一生。
其实,好的家教便是父母的陪伴,因为每当回忆起童年,哪怕简单的快乐,都与亲情有关。
好的家教,是培养爱的能力
1917年,19岁的朱自华考上了北京大学预科,而在前一年,他遵从父母之命娶了当地名医的女儿武钟谦为妻,但接着没多久,父亲朱鸿钧便丢了差事,家道中落。
为了自勉,他便取了《楚辞·卜居》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严”中的“自清”二字,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朱自清”。
依然是一场冬天,祖母病逝,朱自清回扬州同家人料理完丧事后,便要赶往北京上学,他心里是落寞苦楚的,在这样冷的天里,和父亲一路沉默地走到了北上的火车站。
父亲为他颇多的行李跟脚夫讲价钱,儿子却嫌他说话不大漂亮,非得插嘴;
父亲给他挑了靠车门的座位,铺好大衣,又嘱托茶房照应,儿子心里却暗笑他迂:
人家怎会听你的,于是便说道:“爸爸,你走吧”。
这时,父亲又望到车外有人卖橘子,一来一回,他心里想,还能跟儿子待久一点。
而恰是父亲去买橘子的这一幕,在多年后被儿子写进了一篇散文里,成就了《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
那时的朱自清,还认为自己“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父亲不如他懂世故,办事也不漂亮,直到看见他为了买几个橘子而用力的背影,才明白,父亲啊,把人生的风霜,都藏在了身后。
在《父亲写的散文诗》这首歌底下,有一条高赞评论:
“我的父亲没有散文诗,他的手上全是茧。”
成年后,会偶尔嫌弃父母的言行,觉得他们做事也不甚令人满意,但是,父母之爱子,纵使默默无言,也依然会被看见。
好的家教,便是培养爱人的能力,父亲手上的茧,月台对面的橘子,能在这样付出的爱里长大的孩子,也会如此去爱他们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