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
从前,燕国寿陵有一个人,总嫌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不好看。后来,他听 说赵国首都邯郸的人走起路来特别带劲,就决心出国到邯郸去学走路。
一进邯郸城,他看到路上的行人,无论是老的、小的,走起路来都分外 优雅。一举手、一投足都带有赵国首都居民特有的风度。那个燕国人就跟着 行人后面一扭一摆地学起来。
学了几天,不见进步。他想,一定是我走路的习惯太顽固了,只有把原 来的走法彻底忘掉,才有可能学到新的走法。他决心从头学起,怎么抬腿, 怎么跨步,怎么摆手,怎么扭腰,都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去做。这样, 过了一段时间,新的走法没有学会,原来的走法倒真的忘记了。当他返回燕 国的时候,连路都不会走了,只好爬着回去。
[注释]
①昔(xī )——从前,过去。步——行走,走路。邯郸(Hándā n)—— 战国时赵国国都。
②曾——这里相当于“乃”,意思同“却”。仿佛——大略、大概。
③故步——原来走路的步法。
④匍匐(pú fú)——爬行。
众多成语故事中,六甲番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其原文如下:
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这段话的大意是:你还是走吧。难道你就不曾听说过燕国寿陵那少年到赵国邯郸去学习行步的故事吗?他未能学会赵国人走路的姿势,又忘掉了原来自己走路的方法,最后只得爬着回去了。现在你若不尽快离开这里,必将忘掉你原有的本领,也将失去你原有的学业。
“邯郸学步”意在告诫人们不要盲目崇拜别人,否则就会忘记根本,最后连自己原有的本事都忘记了,乍听这个成语,很多人都会如同李白一般笑叹“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然而回头自己却又做着盲目模仿别人的事情。
比如过节,中国传统节日都有着历史典故,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符合人们的习俗,也贴近大家的生活,然而最近三十年来,很多人开始推崇洋节日,以过“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情人节”等为时髦,然而问起这些节日的由来,却又是一头雾水,纯粹是凑热闹随大流,而对于“三月初三黄帝诞辰”、“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寒衣节”、”七月初七七夕节“等又毫无所知,数典忘祖,最后空惹人笑话。
再如学习语言,近些年很多家长会让学前幼儿参加英语培训班,说是能“叫醒孩子英语的耳朵,打开孩子的嘴巴,建立孩子的英语思维”,结果很多孩子连母语都说不清楚,就被逼花很多时间学英语,最后汉语英语都学得不伦不类,这就是“未学会行就先学飞”,就是“邯郸学步”。
忘记根本是绝对不可取的,没有根,树就不得活,即便可以通过很先进的科技手段保存了光鲜亮丽的外表,那树也早已失去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