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的来历简写,我国石头城是哪个城市的别称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8 00:51:08

古廨屯(文鑫豪 摄 )

《古砦乡志》里记载:古砦这个称谓起先是从古老的村庄中得名,在古砦的古廨村,发掘了石器时代遗址遗物而得名。

古廨的古怪还在于它的建筑特色。整个村庄,就像一座小城池。

史料记载:古廨的古民居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曾有一条龙头江像一条护城河横亘于古廨前,与原有的月城形成第一道防线。龙头江连接到一个小水潭,曰龙潭,据说深不见底。

古廨古民居傍山起建,面向一片沃土,风水甚好。古民居整体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史料记载,它原长350米,宽100米,占地35000 平方米。

古民居四周有石墙,石墙原高4米,厚0.6米,每30米处有一条纵向贯穿民居的人畜通道,分别从七孔门进入。

石头城的来历简写,我国石头城是哪个城市的别称(5)

古廨石墙(邓克轶 摄 )

今年83岁老人龙莫驹,原是古砦小学老校长,他说,小时候常居古廨外婆家。他记得其中六道门的名字——从北到南,依次是花门楼、官门楼、调鬼门楼、窄门楼、石鼓门楼、竹蔸门楼。

为何叫门楼?古砦村务监督委员主任龙家志告诉记者:“原来门上方建有小房做门卫室,夜间有人守卫,因此叫门楼。”

目前,石墙现仅剩200多米,石门五孔。石墙历经600多年风雨,墙上许多杂木根须已成片蔓延在斑驳的墙体上。

官门楼与其他门楼有所不同,呈八字形,后面就是当时的巡检司署所在。

城内民居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除通道外,民居间紧密连接,户与户前后有门相通。各户可经通道从侧门入内,再达正屋,利于防盗或逃生。更巧的是,村后山中有暗河,可供饮用,村民只要食粮充足,足不出户也可生活数月。整个村庄,就像一个堡垒。

石头城的来历简写,我国石头城是哪个城市的别称(6)

古廨屯(邓克轶 摄 )

古廨村人

为何要建这座小城堡式的村庄?

柳城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设古廨巡检司。

从史料上看,古廨古民居在巡检司迁入前就已存在。柳城县文联主席高志强说,这应该跟古廨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有关。

柳城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之前,古砦有一条古代官道直通罗城。可以说,明清两朝,古砦是官方前往罗城的重要官路。古砦自古又有“柳城的北粮仓”之说,更是随时面临兵、匪抢掠。因此,为防匪患,古廨的小城堡式建筑就不足为奇了。在古砦,到处建有这种具有防御功能的古村落,可见当时战乱频繁、匪患严重。

如此,古砦命名的来由也可凭此作出推测:砦本义为防卫用的栅栏,引申为营垒。那么,古砦也就是古营垒的意思,与史实相符。其实,以防御设施演化而来的地名不止古砦,鹿寨也应属此类。鹿寨的本意就是军事上常用的一种障碍物,一种用削尖的竹木做成的防护设施(类似现在的铁丝网)。

而古廨的“廨”字本意为“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这跟古廨作为巡检司署的功能相符,应该是巡检司署迁至此地后,才改成古廨。

兵 营

文史研究者韦美兵撰文说:明初柳城古砦巡检司位于柳城县西北“鸡鸣三县”的古砦仫佬民族乡的古民居——古廨屯。明代柳城县境内共设置有5个巡检司,其中就有“古砦巡检司”。

巡检,古代官名;巡检司,为巡检官衙,明代地方带有军事性质的行政管理机构。

巡检官制度,始置于宋代,执掌训练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巡检官一般为武职七品或武职六品,其所辖区域多为沿边溪洞或沿江沿海要害之地。巡检一职,均为朝廷命官。

自从康熙八年王新道将古砦巡检司署迁至古廨(即牛岭墟或古砦街)以后,着手经营巡检司署。但古砦巡检司署迁至牛岭墟(今古廨屯)不到五年,“三藩之乱”爆发,柳庆一带成为重灾区,古砦巡检司署却因此破败了。清雍正二年(1724年),福建晋江人丁文麟任柳城知县时,募集柳城县有限的财力也要重修古砦巡检司署。

之后,雍正七年(1729年)柳城知县周之瑚继续增修。雍正十年(1733年)杨恒来任柳城知县,继续增修完成。

石头城的来历简写,我国石头城是哪个城市的别称(7)

古廨石头城一角(邓克轶 摄 )

在古廨屯中的巷道上睹物怀古,不得不对古廨建设的制订者丁文麟由衷地敬仰。丁文麟,字天瑞,福建晋江人,雍正二年(1724年)被朝廷委任柳城知县。丁知县到任,仅用半年时间就查清民情,遂以“简易为治,民猺相安”获得柳城各族百姓的拥戴。

当他看到古砦巡检司署如此破败不堪,遂决策规划重建古砦司署。今天所能看到的古廨全貌,基本上都是当年丁知县规划的原样。可惜,他竟积劳成疾,“未三年卒于官,民哀思之”。

明末清初及清末,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先后两次逃到柳州,每次都使百姓遭受乱兵烧*掳掠之灾,仅在柳城的一次兵乱,就有1008名百姓被害。同时,在古砦,南明都司龙韬曾驻兵古砦最高峰海龙山对抗清兵十年之久。他强征豪夺,烧*掳掠,让当地百姓吃尽苦头。

官逼民反,明末、清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往日飞扬跋扈的巡检老爷们,尽管躲在这些厚厚的石墙后,仍日夜惊心。明清两朝都把最后的背影留给古廨。

1950年,柳城的土匪暴动,制造震惊全国“古砦事件”,一个名叫严兆丰的人,曾是国民党的中将,解放后,以民主人士出席柳城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五届时被选为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六届为驻会代表。1954年查明,他曾参与1950年的土匪暴动,被撤职。

然而,严兆丰有一个堂兄弟叫严兆同,又叫严叔庚,他的出现为古砦、为柳城的红色历史增添灿烂的篇章。请关注后续报道。

来源/全媒体记者 李广西 周仟仟

审核/林雄 编辑/王思博 校对/刘慧

本文为柳州日报社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新闻爆料电话:0772—5307060;推广合作*17307722632(微信同号)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