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后,胤祥突然来找雍正,向雍正提了一个小要求,那就是让雍正下旨,囚禁自己的长子弘昌。雍正因此非常诧异,但胤祥解释道:“当下之际,只有幽禁弘昌,才能磨炼他的心性。”雍正听完后,十分感慨,最终下旨:
“弘昌秉性愚蠢,向来不知率教,伊父怡亲王奏请圈禁在家。”
雍正按照胤祥的意思,将弘昌幽禁在家,弘昌从16岁开始被幽禁,一直被幽禁了8年。雍正八年,胤祥去世,雍正念及胤祥对清朝的贡献,正式释放弘昌,并且封弘昌为贝勒。弘昌历经8年的幽禁生涯,性格大变,不喜言语,后来受到“弘皙案”牵连,从此远离政治,一直到乾隆三十六年病逝,活了66岁,是胤祥最长寿的儿子。有人认为,胤祥或许因为自己有过被圈禁的经历,因此才用同样的方法来磨练的长子。
胤祥对弘昌的良苦用心,其他人很难理解。另外,胤祥为保住两个嫡子,也煞费苦心。胤祥有两个嫡子,分别是弘皎和弘晓。胤祥去世那年,弘皎17岁,弘晓8岁,但弘皎贪恋权力,并且和允禄等人走的很近,胤祥为了防止弘皎身居高位而铸成大错,临终前向雍正上奏,希望雍正能够把怡亲王的爵位传给弘晓。雍正本来已经准备将爵位赐给弘皎,十三爷临终上奏,雍正不得不答应,最终,8岁的弘晓接替怡亲王,因为弘晓羽翼未丰,不足以掀起大波浪,胤祥的决定,避免了一场家庭灾难。
雍正虽然刻薄寡恩,但唯独对十三爷胤祥十分优待。但胤祥并没因此而骄纵,反而更加律己,处处谨慎,对自己的儿子们的安排,也是良苦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