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冲额角,翘鼻子,阔嘴巴,圆而大的眼睛,身体纤细瘦弱,喜怒哀乐表情善变;机灵活泼,天真可爱,滑稽幽默……这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童形象。1949年12月,这个形象的主人公被搬上银幕,很快轰动全国。这就是《三毛流浪记》。
三毛,旧中国上海滩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他吃过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他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卖报、拣拉圾、帮别人推三轮车……然而,不论他拼命,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远远不够。
就是这样一个命运孤苦的流浪儿童,却有着一颗正义、善良的心。但这颗善良正义的心,在旧中国却遭到了社会的不断“嘲讽”。
一天,三毛在路旁拾到一个钱夹,善良的三毛把它交还了失主。极富戏剧的是,失主反而诬陷他是扒手,并打了他一顿。流氓爷叔看到三毛年少不懂事,便利用他做各种坏事。等到三毛明白爷叔是利用自己时,他宁可饿肚子,也不再做爷叔教他的坏事。
这时,一个有钱的贵妇人收养了三毛,给他穿上了皮鞋,对他进行富人式管束。然而,天性散漫的三毛不愿在富人家过着寄生虫般的生活,在一次专门为他举行的酒会上,他捣乱酒会,脱下华丽的衣服,披上麻袋片,重新回到流浪儿队伍中来。
解放后,三毛结束了流浪,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电影里三毛的这个形象,是根据张乐平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的。
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漫画,早在1935年就问世了。抗战胜利后,三毛漫画又在上海的《大公报》连载,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户晓,并成为了当时多数中国穷苦儿童命运的象征,有着强烈的社会讽喻和批判意义。张乐平以机智的笔触,精心地结构了一组一组的笑中带泪的画幅,描写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样做报贩、擦皮鞋、当学徒……总之,三毛聪明机灵、乐观幽默而又不畏强暴的性格跃然纸上。三毛漫画,受到了当时广大读者,特别是许多小朋友的热烈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