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散文体现了庄子对世界万事万物的哲学认识,以自然为美、以朴素为美。其散文谈天说地,纵横捭阖,洋洋洒洒,巍然大观,自成一家之言。它强调个体生命的自由,无为致远,“逍遥游”于天地之间。
《庄子》共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庄子》全文不管在语言上还是在其内容上、表现手法上都在表现出庄子个人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和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崇尚自然,主张以朴素为美,同时又是在精神上翱翔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也表现了其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
庄子是战国时期人,与老子合称“老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不是人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诸子百家,有儒家、法家、道家、兵家等,他们各有学说著述,其学说著述中所运用的题材不同,文章思想内容不同,艺术形式各异。其中儒家学说取材于现实社会,主张积极用世,文章的风格就孔子的《论语》说为语录体,多为条文式的说教,有如家祖中的家规条文,孟子的散文篇幅较长,多取材于社会人生,有较强的说理性;法家的学说因为要阐述革新的要义,因此论证缜密无间,如李斯的《谏逐客疏》,说理是那样周密透彻,看后不得不采纳他的意见;兵家的学说当然首推我国古代的“武经七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孙子》、《吴子》和《鬼谷子》,文章篇幅都较长,阐述人们应该如何用兵;至于墨子的散文多用激烈的言辞指出君主与达观贵人该如何做而不该去祸害百姓。庄子的散文在诸子散文中是集大成者,就意思形式来说成就是最高的。下面就依照《庄子》有关文本详细说一下庄子对于自然美的各种体现。
一、用绝对自由的精神统领自然美
庄子的主要思想就是宁静致远,无为而致,绝对自由的遨游于天地之间。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逍遥游》中。在《逍遥游》中有自然之大象,由北冥、南海、鲲鹏、天池、高天、大地、尘埃,也有自然之小象,如朝菌、蜩鸠等,里面也描写了山水之美。作者写自然之大象与自然之小象,乃至山水之美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逍遥游”的思想或称精神境界。那么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或精神境界是什么呢?北冥之鱼需化而为鸟,明曰鲲鹏那鲲鹏能展翅九万里,遨游天地之间,何等的逍遥自在。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绝对自由的逍遥游吗?不是!逍遥是一种无凭无借的,鲲鹏需要借海风而动。那么世上的万物有哪一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显然,至今尚未出现,只有传说中的神仙、仙人,那神仙、仙人是否要借助于云头才能一去十万八千里呢?现实社会中的人是无从知道的。但是,又不得不承认,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绝伦的境界,无须你怎样去思想,也不需要任何凭借,举手投足之间就达到万里之远,饱览世界万物。
作者描绘了山水美——自然之大象、自然之小象、小的动物、大的动物,主要是表现自己的思想。天地之“大美”。庄子在专谈“天道无为”的《知北游》里面,无意地透露出了他对于“大而美”的思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论证圣人应当效法天地万物自然无为的状态,做到“不言”、“不议”、“不说”,从而无为不谋。同时,在《秋水》一文中,庄子对“天地之大美”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描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北海若曰:……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以河伯喻有为的小知,以北海若喻无为的大知,而以河伯见北海若而自愧引发下文北海若关于万物齐一思想,赞美“大美”之无限而揶揄“小美”,把审美主体的感受与审美对象的磅礴气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自然朴素之真美。崇尚自然美,也就是崇尚朴素美,因为朴素是一切事物的自然状态。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尚朴一定要主张“顺物自然”而反对雕饰,然而庄子并不完全否定事物外形的美,只是反对违反事物自然本性的人为摧残。他指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庄子及其后学在《渔父》中还借客之口提出“法天贵真”说,对于“天”,庄子认为“无为为之谓天”,而对于“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庄子·渔父》进一步说,就是“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言简意骇。
人,首先是社会的人,要食人间烟火,方能活下来,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然后才是自然的人。那么庄子这种逍遥游思想或精神境界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仍然需要从他生活的现实社会中去寻找去分析。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个时期群雄并起,争霸天下,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纷纷攘攘,人们怎样也不能安定的生活,甚至也无法治理这混乱的现实局面,庄子在这个局面之前,感到无能为力,当然认为它是不美的不种形态,便产生了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它强调绝对的自由,这是它的精神追求;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是达不到,因而多少都产生一种厌世情绪。歌颂自然美,认为自然界没有人类社会那么复杂。《庄子》一书就体现了这一主题。
二、作品中的自然美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不是人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因此,他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主张尊重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应当认为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它。庄子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映在《庄子》一书使形成了“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的哲学认识。庄子认为,美在自然,任务人为的艺术都是对自然美的破坏。他在《齐物论》中以天籁、地籁、人籁三者比较来说明这种自然美:“地籁则众窍是己,人籁则比竹是己”,“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人籁是指人们用丝竹管弦演奏出来的,是人为的东西,属于等而下之的声音;地籁是风吹自然界大大小小的孔窍而发出的声单,它要借助于风办的大小和孔窍的不同形状才能形成,也不是最美的;只有天籁是众窍自鸣而成的、不依赖以任何外力作用的天然之音。
三、作品中的虚静美
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在整部《庄子》中,都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所构成的奇特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子》美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在“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之中便表现出其虚静的美感。人是社会的人,然后才是自然的人,不防给世上的万物排个队:人、动物、生物、山水,从这个排队的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是世界万物第一位的,其次是动物,再次才是生物自然山水。因而过度的夸大自然美是对人类社会的否定,是一种虚无主义,因为人离自然较远,过渡的夸大自然的美当然是体现消极避世的思想,这种思想是没落的。《人间世》说:“若一志,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于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虚”,即是“心斋”,要求人耳不能听,心不能思,而只能用“气”去连接,因为“气”既不能感知,也不能思考,是真正的“虚而待物”。与“虚”相联系的是“静”,“静”是对“虚”的精神状态的强调和补充。《天道》篇云:“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饶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圣人帝王休焉。”“静”是一种排除万物干扰的精神状况,与“虚”割断主观与客观世界之间联系的精神状况是一致的。
在养生学上,庄子说明虚静无为能使人安逸快乐而不被忧患所困扰,从而年寿长久。而在美学上则说明虚静之美,也就是无为之美、朴素之美,所谓一而三、三而一者也。“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这里主要阐述养生学,列举了二十四种困扰、侵蚀和削损人之真性的因素,归纳起来,实际上是三项:“勃志”(扰乱意志)、“谬心”(束缚心灵)、“累德”(拖累德行)、“塞道”(蔽塞大道)。只有清除他们德干扰和役累,才能回复虚静无为的自然本性、达到养生美学所要求的目的。
四、《庄子》语言和庄子思想都体现其“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美发特点
庄子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在《庄子》一书中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清人方东朔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庄子的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如《齐物论》写大风:“夫大塊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譹者、穾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得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的节奏。
铸造了独具一格的自然审美观。追根溯源,这种自然审美观源于庄子,庄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自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指出:“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概而言之,庄子美学的自然观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庄子极为推崇“天地之美”(自然美)。庄子说:“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在此,庄子非常明确地指出了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庄子的这些看法,是要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而不是到某种超自然的神秘的精神世界或天国中去寻求美,这对后世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然而,“天地”何以会有美呢?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因为“天地之美”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的根本特性。庄子站在泛神论的立场上,热烈赞颂了天地的自然无为,认为那生出万物的“道”就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人如果懂得这个道理,“游心”于那自然无为地产生出万物的“道”,体验“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并以之作为人世生活的根本原则,一切纯任自然,不为利害得失而劳苦奔波,这样人世的生活也就像天地那样“有大美”,“备于天地之美”了。
庄子及其后学认为自然无为是最高的美,看似玄虚,实际上恰好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朴素而深刻地抓住了美之为美的根本特征,包含着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的自由的实现的思想。这种自然无为,正是自由。渴望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的庄子及其后学,在当时的现实社会中看不到自由,却从对自然生命的观察上看到了他们所梦寐以求的自由,并认为这就是“天地”的“大美”之所在,而热烈地加以讴歌。他们从自然中得到启示,认为人类生活只要像“天地”那样实行自然无为的原则,就可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达到最大的自由,获得最高的美。《庄子》中多次描写了“真人”、“圣人”、“神人”等因为懂得和实行了“天地”的自然无为之道而达到的人生境界。庄子以自然无为为美,也就是以个体人格自由的实现为美。这是庄子美学的实质和核心,我认为也是我们理解庄子美学的关键。
其次,庄子特别崇尚“真”,至为喜爱不事人工雕饰的天然的美,深恶一切虚伪做作的东西。这里的“真”(真美、天然之美),主要是指人性、人情、人的心灵以及社会中存在的顺乎本性的美。庄子及其后学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同人的生命的自然发展相一致,“不失其性命之情”。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最高目的,牺牲这一目的去追求其他外在的目的就是愚蠢的。所谓以自然无为为生活的准则,也就是以人的生命发展为生活的准则,决不让它牺牲于与之相反的其他任何外在目的。只有这样的一种生活才是自由的,从而也才是美的。《秋水》中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牛马生而有四足,可以自由自在地行走,这是牛马的自然本性。而人却要羁勒马首,贯穿牛鼻,控制牛马的活动,这就破坏了牛马的自然本性,破坏了美。人类的生活也应当纯任自然,不要人为地去破坏人的生命的自然发展,不要牺牲自己的自在自得的自由生活去求名求利。保持了自然本性,也就获得了个体人格的自由,获得了美。庄子还认为,顺应自然之所以是必要的,是由于只有顺应自然,不用外力去强行干预改变它,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生命才能得到自由的发展。这些包含有尊重事物自身规律的意思。《渔父》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里强调的仍然是自然无为的思想,反对一切违背人的“性命之情”的虚假矫情的东西,要求无拘束地表现人“受于天”的真性情,主张“功成之美,无一其迹”。就社会关系中人的美来说,庄子及其后学认为只有自然无伪的真情感的表现才是美的。真纯不羁、率性而为始终是庄子所推崇的理想。对于儒者的虚伪矫情之处,《庄子》中曾有许多猛烈的批判,甚至尖刻地揭露“儒以诗礼发冢”的丑态。
庄子已经意识到了美是自然生命本身合规律的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由,但规律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与自由相统一的。只有当规律发生的作用同人的目的相一致时,规律才与自由相统一,而规律与人的目的的一致,又是离不开人的能动作用的。庄子由于不懂得这一点,因此他在肯定美是规律与自由的统一时陷入了单纯顺应自然的宿命论的错误。但是,庄子从规律与自由的统一中去把握美的本质,是有重大意义的。
再次,庄子无限向往和极力追求无限之美、“大美”。《庄子》中充满着对无限之美和“大美”的赞颂。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如被庄子描绘的“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的大鹏的美,“其大蔽数千牛,契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人间世》的栎社树的美,以及他对大鲲大鹏的羡慕,对大海大树的神往,对“藐姑社之山”的“神人”以及“至人”的无限向往,等等。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庄子对事物自然本性的喜爱与神往之情。
庄子的自然观崇尚“天地之美”,推崇不露人工痕迹的天然美,反对一切虚伪矫饰的人工美,追求无限之“大美”,实际上是“强调合规律中的自由,不拘束于严格的规矩、法度,重视从规矩、法度的变化和灵活运用中去自然而然地取得自由”。庄子虽然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得热烈,所以他才恨得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庄子崇尚自然,对认为破坏事物自然本性的行为深恶痛绝。他说:“牛马四只脚,人两只脚,这是天生如此的,不需要做任何改变或限制。我们把马首笼络起来,在牛鼻上系上绳索,就是认为地破坏了事物的本性。”他认为,顺乎天然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是幸福的。《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乌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地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相同,也不必有绝对的相同。因此,凫的腿骨很短,但天生很短的不必去续长续之则忧;仙鹤的腿骨很长,但天生很长的的不必弄短,断之则悲。
庄子一生崇尚自然。“自然”之道乃宇宙之根本,宇宙之大法。“道”的外在表现是宇宙存在的自然状态,“道”的内在表现是宇宙运行的自然状态,人不过是自然之中的自然。因此,庄子认为人的所做所为不过是对自然的文饰浮华,也是对自然的一种不自然,结果必然导致“道”的丧失。对于庄子来说人的一切努力都是多余,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努力(著述)在内,他都不是认为人;一直在背“道.”而行,他会更自然、更得“道”、更潇洒飘逸庄子在用他的“道”救世,救自然之道。其;实庄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如果相对地来治世”,人类也许会进入一个更和谐的社会生存状:态,进人一个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境界。庄子对世界的认知建立在“元气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世间万物由气而成,气聚则物成,气散则物亡,万物的生生灭灭不过是气的聚散罢了,生不值得喜,死不值得悲,气是自然的本质也是“道’’的本质。人之生死如此而己。死是复归自然,是另一矿‘气’’的存在,何必为死而悲,何必为死而为。“悲”和“为”都是“非道”。庄子的人生观、认知论决定了对待死亡上也是无为的态度。
庄子妻死,庄子妻死,惠施去吊丧,却看到庄子蹲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说,你不哭也就够了、又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放止也。”郭象注:“未明而概,已达而止,斯所以诲有情者。将令推至理以遣累也。”情可以以理和理解抵消。这是斯宾诺莎的观点,也是道家的观点。就连他自己将死时,他嘱托弟子把尸体扔到野外算了。他认为埋地下让蝼蚁吃掉与弃于野外让飞禽走兽吃掉都一样乙野葬是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星辰为陪葬的最好葬式。这可以说是庄子崇尚自然的最高形式的一种体现。
庄子的散文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作品表现自然美和虚静美是为表现绝对的个体自由服务的及阐述个体绝对自由、无为致远、“逍遥游”思想或精神境界。这种思想或精神境界在庄子所处时代是没落的。今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说它是落后的或说它是积极向上的都是偏颇的,当然庄子的学说以现代人所处地环境以及精神追求吻合面越来越大,有人就大呼,庄子是积极向上的,显然是幼稚的。因此,对庄子的思想与学说,我们应该提倡实用之中,还是应该摆正他的位置。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