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一本儿童启蒙书,清代人所著。任何一个人都是从子弟时期走过来的,尽管这本书是弟子所习的规矩,但是,它却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不光是现在的小孩子,成年人也应懂得其中的道理。
一个人所形成的的规矩和习惯,都是在小的时候形成的,长大了,就形成思维定式,一辈子恐怕都难以改掉。所以,这本书也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远邪小、走正道,养成忠厚家风的必备读物,一起来看看吧。
1、【凡出言,信为先】
解析:这六个字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立天地间,当以诚信为根本。
一个人开口说话,应当以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千万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别人或是花言巧语,更不能去执行。
所谓人无信不立,车无辕不行。古有商鞅变法立木取信,一诺千金,变法成功,国强民盛,名扬华夏;也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于民,自取其辱,身死国亡,贻笑万年。可见,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
在当代社会,人有了诚信,生活中就会少了欺诈,多了理解;有了诚信,生活中就会多了笑容,少了仇视;有了诚信,生活中多了友善,少了漠然。诚信已是当代人的第二张身份证,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源、为政之基、经商之魂。故而,无论古代社会还是现代文明,诚信永远是人们所遵守的基本道德。当前,国家现在也在大力提倡建立信用机制,这符合大势所趋。所以,一个人只有诚信做人,诚信地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才可能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继承宣扬。
2、【不如人,当自勉】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一个人不如别人的时候,要从自身找原因,勉励奋进,而不是抱怨,更不能自暴自弃。
遇事抱怨是没有用的,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闭上抱怨的嘴,迈出实*腿。没有苦*精神,再好的设想,再好的规划,也只能停留在纸上或者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始终无法变成现实。
每个人都可能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职业发展的低谷,需要发发牢*、排解排解生活的压力。于是,抱怨成了蔓延在社会中的一种情绪,听起来似乎无可厚非。问题是,一旦一个人养成抱怨的习惯,内心形成抱怨的思维模式会,我们丧失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忽略工作的完成和自身的成长带来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