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地球的自转轴延长到整个天球
就成了这个天球的轴
名为天轴
而太阳的运动在天球上投影形成的圆
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黄道
大家现在应该也明白黄道吉日是什么意思了
在上图中的虚线就是太阳的运动轨迹
图中的天赤道就是平分南北天球的圆
而春分点则是太阳从北天球运动到南天球与天赤道的交点
为什么要在乎这一个交点呢
因为我们现在所定义的太阳年
就是被定义为“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
通过之前所讲述的知识可以知道
地球的自转并不是一个水平的自转
它是有进动的
所以互换一下对于太阳来讲
它的运动也是不均匀的
所以如果不把一个回归年定义为两个春分点间的时间间隔
所得到的回归年的时间也就是不一样的
那既然定下了春分点
为什么每年回归年的长度还是会有差别呢
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
(此图来源:知乎用户@苏月)
地轴在发生着进动
也就是我们所假想的天球的天轴在发生如图的改变
紧接着就是天赤道的轨迹变了
再接着春分点的位置也变了
所以回归年的长度也就变了
讲到这里关于回归年与恒星年长度的问题
大概就简单解释清楚了
那么问题来了
每年回归年的长度都在发生着变化
我们又是如何定下
1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2天的呢
其实这是通过计算此前的121个回归年长度的平均值
所得到的结果
既然恒星年比太阳年准确
我们的历法为什么不用恒星年呢
这是因为太阳年又叫季节年
与我们的气候节气的相关性更大
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劳作
于是我们便把太阳年作为现在的历法年
三
我们再回到被晾在一边很久了的苏美尔人
前面说到苏美尔人的一年是354天
和我们现在所讲的太阳年大约相差了整整11天
可能这样的时间差
在一年里来说不算什么
但是这样的话
过不了十年
就会出现冬夏倒置的情形
这又会严重影响到生活以及农业生产
直到太阴历诞生九百多年后
苏美尔人才意识到
要每隔几年在他们的年历上加上一个闰月
才能准确地预报季节的循环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儿熟悉
没错
在我们中国所讲的农历里
经常会每隔2~3年就出现一个“闰月”
当然这些都是古人知道了一年大约是365天以后的事
我们放到后面再说
四
公元前1763年
随着最后一位苏美尔民族君主的首都被巴比伦军队攻陷
苏美尔人便从此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在此之前
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
距离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远的尼罗河畔
在古埃及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solar calendar)
古埃及人民具有很高的天文学水平
他们通过对尼罗河河水上涨的规律
以及对天狼星和太阳的长期观察
制定出了一种简便的历法
他们把一年一度的尼罗河的泛滥时间定为一年的开始
然后在这一天在尼罗河的下游
天狼星和太阳恰好会同时出现在地平线上
这一现象
天文学上称之为“偕日升”
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恒星
其亮度仅次于金星和木星
就算在黎明时分也能很容易地见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