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称之为“索卜乌德”
意思是“水上之星”
听这名字就好像和尼罗河息息相关了
通过对天狼星的“偕日升”和尼罗河泛滥周期的观测
古埃及人民准确地测出了一年为365天
大约到公元前1800年
古埃及人正式启用了一年长为365天的历法
他们还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
把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
每一季节为4个月
共12个月
每个月30天
年末余下的5天称之为“闰日”
作为他们的节日
被用来庆祝五个神的生日
五个神分别是
冥神、太阳神、黑暗之神、生育女神以及死亡女神
为什么古埃及人民只将一年分为三个季节呢
因为古埃及地处热带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没有我们这么明显
所以三个月的划分更能贴合他们的生活及耕种
像我现在大部分时间生活学习都在广州
就已经深深地感觉到一年也许只用分夏冬两季就足够了
虽然古埃及人民计算出了一年为365天
但和我们之前所提到的现在的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比
还是少了6个小时
这样的话
每相隔120年就会出现一个月的误差
这在当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过可能是当时天狼星和尼罗河泛滥密切相关的原因
导致古埃及文化有明显的星神崇拜
所以也就有专门的祭祀负责天文学的观测和记录
有学者认为金字塔就是为了用来观测天狼星而建造的
于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观测以后
在公元前1300年
古埃及人更准确地测定出了天狼星“偕日升”的周期
大约为365.25天
这就和现在所用的太阳历十分接近了
但是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和计数
在历法中所用的平年只有365天
不包括余下的6个小时
而我们现在所用的四年一闰
其实是古罗马人定下的规则
古埃及人并没有和后来的古罗马人一样设置闰年
而是制定了一个长达1461年的周期
也就是1461年后时间会提早整整一年
每每看到古埃及人民的这个做法
不禁感慨于他们的文化自信以及宽大胸襟
文化自信是因为当时的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王朝不会灭
宽大的胸襟则是因为
如果考虑到自己的王朝不能存在这么久
却还是坚持使用这种历法
这完全是在惠及后世啊
不过这样的算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误差会越来越大
于是在公元前238年
埃及法老托勒密三世
下令每4年就增加一天
以纠正这种不精确的误差
但是在月份的分配上
还是和之前一样没有做出改变
五
现在来到古罗马
公元前59年
儒略·恺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
他聘请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家索西琴尼
索西琴尼根据古埃及人民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将一年为365.25天这个宝贵的数据送给了罗马帝国
公元前45年1月1日
此历法取代旧罗马历法开始实行
被后世称为儒略历(Julian calendar)
儒略历是一部纯粹的阳历
它将一年分为12个月
单数月是大月且每月31天
双数月是小月每月30天,
2月平年是29天
闰年则为30天
每年设365天
每四年一闰
闰年则有366天
到了这个时候
历法就已经发展到和现在所使用的相差无几了
但是在大小月的分配上
和现在比起来还是有所差异
8月为什么当时是小月现在是大月呢
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
恺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
8月的拉丁名(August)即他的名字奥古斯( Augustus)
因为他刚好是八月出生的
加上奥古斯都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
连和七月出生凯撒(Julius)名字一样的7月(July )都是大月
那和他的名字一样的月份怎么能是小月呢
这样多没面子
于是他从2月里拿了一天补到8月
使8月有了三十一天
又把9月和11月改为小月
把10月和12月改为了大月
不过屋大维(奥古斯都)可不背这个骄傲自大的锅
事实是
屋大维是于九月份出生八月份去世的
前面关于月份的设置的确是他的旨意
但是为月份改名这件事却是他死后元老院的安排
至此
就大致形成了我们现在月份分配的格局
其实罗马在儒略历没有诞生之前
官方使用的是类似于苏美尔人的太阴历的历法
并在每两年插入一个闰月
且每个闰月长度等于3/4个普通月
本来这个历法的原意是为了切合太阳的运行规律的
但是大家也能看出来
这个闰月的添加似乎很是随意
没错
这个闰月的添加是罗马神官们自行决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因为战争或者其他原因
这些神官们不宣布哪一年是闰年
囿于消息的传播限制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百姓们就无法知道有关于闰年的具体消息
这个问题在凯撒执政时期变得十分严重
因此凯撒决定进行历法改革
让历法和太阳的运行规律结合起来
而不受到宗教活动或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
这在人类史上真的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举措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们对于事物的追求也在不断趋向于极致和完美
在后来的天文观测和计算中
得出一个太阳年的长度为365.2425天
因为儒略历比回归年的365.2422天要长0.0078天
也就是每400年就要多出3.12天
其实历法大约发展到儒略历的时候
就已经几乎能满足生活的需要了
但是正是因为人类对于极致的追求以及对未知的探索
才使得我们的文明一直在向前进步着
于是在公元1582年
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
批准颁行了由儒略历改革而来的格里历Anno Domini(A.D.)
我们现在所讲的公元多少多少年
就是采取的这种纪年方法
是以耶稣诞出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而且格里历特别规定
除非能被400整除
所有的世纪年(能被100整除)都不设立闰日
这就刚好和我们小学所学的闰年的概念接轨了
虽然格里历在公元1582年就颁布了
但还是经过了几百年之后
才被后来的一些的国家慢慢采用
例如德国在1700年开始正式采用格里历
而俄国一直到了红色革命后的1918年
才从儒略历改到格里历
而在中国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
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便采用公历作为国历
后来在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即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西元”
同时决定仍然并用我国的传统农历
六
简略讲完了西方历法的发展史
终于可以开始讲中国的历法发展了
因为随着朝代及时代的更替
中国历史上各个阶段的历法也不断改变着
我们先通过一张表格大致了解一下中国历法随朝代的变化
中国传统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
中国传统阴阳合历最早源自何时目前无从考究
但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
从黄帝纪年到清朝末期启用公元纪年
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历法都被使用过
但是毫无疑问它们都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也有古六历:
即黄帝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和颛顼历
古六历也叫“古四分历”
现代学者考证四分历最早施行于公元前427年
当时的历法以366日为一岁
确定闰月位置并运用“减差法”减去多余的天数
这和后来的加闰月的方法恰恰相反
当时已经有了日、月、旬和时的概念
不过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周朝王室衰落
诸侯各行其是
因此出现了多轨制历法
也就是各诸侯和各地部落都有着自己的历法
一直沿用到汉武帝时代
因为发现历法与天象运行出现了偏差
于是当时公孙卿、司马迁等人联合上书
“言历纪坏废,宜改正朔”
正朔的原义是指某朝历法的第一天
后来也指农历的第一天
改正朔是为了表示新呈之天命
汉武帝在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宣布改历
改当年为太初元年
定一年为365天
并通过计算确定闰月
至此之后
中国历朝颁布历法大都从于太初历
再后来当每个新的朝代诞生的时候
虽然都要立正朔定年号
但是在民间始终以正月为新年
而干支纪年法的子月仍然维持在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