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正确的洗手习惯可以减少病毒入侵的机会。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3月9日报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化学教授帕利•索尔达松称,肥皂比酒精更能有效*死新冠病毒,事实真的如此吗?
病毒的组成成分往往非常简单,最基本的构成便是遗传物质(DNA与RNA)和蛋白质,有时也会存在糖类与脂质成分的修饰。脂质在病毒的结构最外层形成一个包膜,它既可以保护病毒的内部,也参与入侵细胞的过程。新冠病毒属于包膜病毒,带有磷脂双分子层。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杨占秋表示,病毒灭活的作用原理在于,需要破坏病毒外壳的脂类成分,使其丧失感染正常细胞的能力。
肥皂一般属于碱性,病毒很难在碱性环境下生长。它还含有类似脂肪的物质,即亲水又亲油的双亲性分子,有些与病毒膜中的脂质具有非常相似的结构,可以溶解脂质,让病毒包膜解体,从而失去活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徐小元表示,肥皂虽然能消毒,但效果微乎其微。我们用肥皂消毒,主要利用其清洁作用。肥皂能有效地溶解将病毒结合在一起的“胶水”,通过表面活性剂与病毒发生作用,再加上不停揉搓手的过程,利用流水把手上的病毒带走。
酒精能够*死病毒。杨占秋表示,75%的酒精与病毒感染细胞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病毒表面蛋白未变性前,逐渐不断地向内部渗入,使病毒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达到*死病毒的目的,特别是冠状病毒。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就越好。高浓度的酒精会让病毒表面的蛋白质迅速凝固,但由于速度过快,会导致酒精无法继续往内渗透,对某些病毒来说,它的内部仍然是“活的”,所以效果不佳。当酒精浓度低于75%,由于渗透性降低,也影响*死病毒的能力。
对于肥皂与酒精哪个消毒能力更佳的争论,徐小元表示,肥皂属于清洁剂,酒精属于消毒剂,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仅从单位量来看,75%的酒精*毒效果确实好于肥皂,但不建议直接用酒精洗手,否则会对皮肤造成伤害,造成脱皮、干燥、毛孔粗大甚至干裂。两位专家共同表示,肥皂洗手更加方便、快捷且有效,预防新冠病毒的效果更好,适合大众广泛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建议作为应急产品,在特殊场合使用,如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医院、火车站)、流行病高发期、户外不方便时。